在这里展示的是杨振声教授于1950年度第一学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现代文学名著选》课的内容大纲,正式名称叫“国立北京大学课程内容进度表”,由杨振声亲笔填写。
杨振声(1891—1956),著名现代文学家和教育家。1938年任西南联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文系教授,后任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主任、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北大返回北平复校,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调任东北人民大学。
“现代文学名著选”是当时北大中文系学生必修课,6个学分。每周教学的具体安排是:第一周,导论,讨论教学计划如何与学生学习计划相配合以及教学方法等。二至九周,略论中国小说在五四前后发展的情形。研究、分析、讨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叶绍钧(叶圣陶)的“圣陶短篇小说集”、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艾芜的“南行记”、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十至十一周,略论新诗的发展情形。研究、分析、讨论郭沫若的“沫若诗选”、闻一多的“红烛”。十二至十四周,略论散文在五四前后一般的发展情形。研究、分析、讨论鲁迅的杂感选集、瞿秋白的“乱弹及其他”。十五至十七周,略论五四前后新剧的发展。研究、分析、讨论曹禹的“日出”。第十八周,教学总结。
“现代文学名著选内容进度表”,实际上是一份这门课程粗线条的教学内容大纲。由教员填写这种进度表的做法,实行时间大致不会超过两个学年,因为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按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成立教研室,每门课由教研室修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大纲。
杨振声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在高校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课。萧乾在《我的启蒙老师杨振声》一文中,回忆1929年杨振声在燕京大学讲现代文学课时的情景写道:“在班上,杨先生从来不是照本宣科,而总像是带领我们在文学花园里漫步,同我们一道欣赏一朵朵鲜花。他时而指指点点,时而又似在沉吟思索。他都是先从一部代表作讲起,然后引导我们去读作者旁的作品,并探讨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倾向。”
杨振声的弟子孙昌熙在《把中国现代文学抬上大学讲坛的人》一文中写道:“杨先生在西南联大为中国新文学披荆斩棘地开辟道路,或者说‘打天下’,是胜利的。”用“披荆斩棘”来形容杨振声开设新文学课程的艰辛,并非夸张。在过去的大学里,中国现代文学似乎算不上学问。清华有位老教授,因为闻一多先生是新诗人,就说闻先生斗大的字识不了三口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高校讲坛几乎不开“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越是名牌、老牌大学,新文学进不了课堂的现象就越严重。孙昌熙回忆说:“1936年,我读北大中文系一年级,在全系的课程表里没有一门新文学课程,更谈不到总结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史了。”那时的中文系,主导讲坛的是古典文学或汉语等课程,开什么课,由古典文学和汉语声韵专家说了算,新文学课似乎登不了高校大雅之堂。1938年,杨振声排除各种阻力,在西南联大开设了“中国新文学简史与创作实习”课,使现代文学课登上了高等学府讲坛。他先后给联大中文系开设过“现代中国文学讨论及习作”、“现代中国文学”、“国文(读本)”、“文学概论”、“传记文学”、“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与试译”等课程。正如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教授所言:“支撑着西南联大的现代中国文学课程的,是杨振声先生。”
1949年以后,全国各高校中文系都普遍重视中国现代文学各门课程的开设。如今,在全国高校讲坛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成为热门。这门学科无论在学术的广度或深度上,都已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可谓大放异彩。此时此刻,我们回顾现代文学课走上大学讲坛的这段历史,一方面是为了弘扬老一辈教育家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追怀有开拓先行之功的杨振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