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深度解读 IN-DEPTH

    谁是尼金斯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13日   12 版)
    芭蕾舞剧《尼金斯基》剧照。 王小京摄
    尼金斯基雕像

        春节期间,德国汉堡芭蕾舞团登陆国家大剧院舞台,连演两场《尼金斯基》,场场爆满。

        巴黎是一个文艺之都。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纷纷汇聚到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有的徜徉于咖啡馆和沙龙,被上流社会所接纳;有的终其一生混迹于腌臜角落,直至死后多年才被发现和认可;当然更多的是被历史和记忆所忽略,来去仅自知。无论命运如何,倘若最终能够沉睡在巴黎的公墓里,对于这些巴黎的异乡客来说,绝对是一种至高的荣耀和肯定。巴黎的名人墓,多似天上星。也正因为多,人们很容易遗漏。巴黎的蒙马特公墓里就安葬着一位鲜为人知的芭蕾界奇葩:尼金斯基。

        在舞蹈界,尼金斯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他不仅外形俊美,舞技高超,而且表现力突出,意识非常超前。他的编舞创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舞蹈时代。尼金斯基活跃在舞台上的时间并不长,他30岁时就因为精神分裂症而入院,自此再未登台。在中国,真正知道尼金斯基的人并不多,但是中国粉丝的不少偶像都视尼金斯基为自己偶像。比如,著名的花样滑冰“优雅王子”普鲁申科。

        尼金斯基礼赞

        2002年—2004年赛季,冰界名将普鲁申科曾表演过一套集超高技术和艺术难度于一身的《尼金斯基礼赞》,其中运用了一些尼金斯基在芭蕾舞中的动作。这套节目是普鲁申科的用心之作,不仅动作完美,音乐也非常出色,专门请来了匈牙利知名小提琴艺术家艾德温·马顿谱曲。当年对于这套节目,比赛的11个评委全给出了6.0的最高艺术分。多年来,普鲁申科的粉丝一直最为推崇这一表演,说这是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一位伟大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联合向一位伟大的芭蕾舞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的珍贵“艺术品”。

        其实,向尼金斯基致敬的艺术作品何止这一件。早在20世纪初就有法国雕塑家罗丹为他塑像,作曲家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为他谱曲;艺术形式愈加丰富的今天,更是有不少关于他的书籍、电影和芭蕾舞剧!

        足尖上的精灵

        尼金斯基是波兰裔俄罗斯人,他既是芭蕾舞舞蹈家也是极具胆识的编舞。1889年,尼金斯基出生于乌克兰的基辅,他的父母都是芭蕾演员。在父母的影响下,他很小就开始学习芭蕾。1900年之后,他开始在圣彼得堡帝国舞蹈学院修习,很快就因高超的舞蹈技巧闻名。1908年,尼金斯基被伯乐佳吉列夫发现并收至麾下,他在著名的俄罗斯芭蕾舞团里如鱼得水,一路跃升为芭蕾界最闪耀的新星。

        芭蕾最早发源于意大利,但却是在法国发扬光大。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芭蕾,他本人一直跳到30岁身体发福了之后才不再登台。芭蕾在欧洲上流社会风靡了将近两百年后,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渐渐褪去热潮。直到20世纪初,由佳吉列夫创建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才再次用这一舞蹈形式俘虏了英国和法国贵族的心。尼金斯基特有的腾空跳跃及满怀激情的舞蹈在巴黎一经登台就引起了轰动。

        尼金斯基的舞蹈技巧超群,他改变了男性在芭蕾舞中的地位。常人对于芭蕾的最直观印象就是“足尖”技巧,但这种技巧通常只是在女舞蹈演员中得到发挥。而在当时,尼金斯基是少数掌握“足尖”技术的男芭蕾演员。此外,尼金斯基的跳跃也常出名,他的跳跃非常轻盈,看起来无需用力就能跳到很高的高度,并且能在空中展现一种美妙的失重感。他的跳跃现在看来,技术难度也让人难以企及。很多人认为他是芭蕾史上跳得最高的人。芭蕾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动作就是空中击腿,由于尼金斯基优秀的跳跃能力,他能在空中击腿十二次之多。此外,尼金斯基富有表情的哑剧表演能力也为世人所称道。

        前卫的舞蹈先锋

        尼金斯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核心;而佳吉列夫则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灵魂人物,他在向全世界推广俄派芭蕾方面功勋卓著。佳吉列夫用崭新的舞蹈创意,加上最具灵气的新兴音乐家,配以考究的化妆和服饰艺术,打造了一个包装完整、华丽亮眼的俄派芭蕾品牌。佳吉列夫给尼金斯基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平台,尼金斯基的舞蹈魅力也同样成就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辉煌。

        1912年是一个分水岭。在佳吉列夫的支持下,尼金斯基独自编舞的作品《牧神的午后》创作出炉。由于这部舞剧中有强烈的性暗示,在首演之时就引发了巨大的骚乱。不过,法国文艺界的巨擘们却非常欣赏尼金斯基出众的胆识,雕塑家罗丹和意识流派文学家普鲁斯特等人都挺身而出,撰文支持尼金斯基。这部作品因其争议性,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和成功。

        为了继续拓展尼金斯基的创意,佳吉列夫向当时灸手可热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发出邀约,让他和尼金斯基合作创作一部新的芭蕾舞剧。斯特拉文斯基本身就是音乐界里以前卫大胆出名的人,他和尼金斯基的合作堪称绝配。芭蕾舞剧《春之祭》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这部舞剧无论音乐还是舞蹈都太过先锋,当时的人难以接受,但在现在看来,却都是划时代的作品。《春之祭》成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也成为了尼金斯基的一个高峰。尼金斯基对舞蹈的贡献非常大,他反传统的作法大大扩大了芭蕾舞的动作语言,为塑造艺术形象增添了新的手段。尼金斯基设计的舞蹈动作非常独特,难度也极高,一般的演员难以胜任。后来的舞蹈家皮娜·鲍什受尼金斯基的影响重导了《春之祭》。

        分裂的生活碎片

        百年之前的芭蕾奇才尼金斯基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但实际上,从1908年被佳吉列夫发现,直到1919年精神崩溃,他也仅仅在舞台上活跃了11年。

        可能是由于一战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也可能是由于对生活和艺术有着强烈的新感悟,其实在1916年与理查德·斯特劳斯一同创作《梯尔·欧伦施皮格尔》时,尼金斯基就表现出了精神分裂的症状。1919年,他最终进了疗养院。他在瑞士接受治疗时,写下了《尼金斯基手记》,这成为后来研究他的重要参考资料。真是天妒英才,他告别舞台时年仅30岁。1950年,他在伦敦去逝,三年后迁葬至巴黎。

        有资料称,尼金斯基最后一次公开跳舞是在维也纳城外,当时正值二战,他巧遇了演奏民族乐曲的俄罗斯士兵,兴致大发的他随着音乐翩然起舞。病后长时间不再说话的他,甚至在那时也短暂地恢复了交流的能力。

        尼金斯基自己就是一个疯狂而又精彩的传奇,难怪后人常常仰仗他的光辉而成就自己。2009年有一部多次获奖的纪录片叫《当我舞蹈时》,讲的是成长在巴西贫民窟的孩子通过芭蕾来改变命运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叫伊尔兰·桑托斯的男孩,他在贫民窟的屋顶伸展着柔软的身体,展示着手臂漂亮的曲线。影片中,改变他命运的那支舞,就是《春之祭》。懂舞蹈的人,会真心的喜欢和敬佩尼金斯基。所以,倘若有一天,你有机会去巴黎,请在尼金斯基的墓上,献上一束花。(本报记者 李盛明)

        我与尼金斯基的不解情缘

        (约翰·诺伊梅尔)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尼金斯基了。我读的第一本关于芭蕾舞的书籍,就是尼金斯基的传记。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舞蹈家,同时也是最前卫的编舞。他的观念非常独特和超前,而且颇具开创性。因此,这份宝藏成为了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尼金斯基所在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为芭蕾舞设定了新的标准和高度,这也与佳吉列夫的努力不无关联。作为舞团的经纪人,佳吉列夫非常巧妙地将舞美、服装、化妆、设计等艺术综合起来,打造了一个完整的芭蕾品牌形象。与此同时,俄罗斯芭蕾舞团植根于俄罗斯传统艺术文化,运用现代包装手法是一种艺术上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非常有意义。

        《尼金斯基》对我而言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实际上是我个人对尼金斯基研究的一个小结。这部舞剧的落脚点并不是再现尼金斯基的生平,而更多地关注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希望借力于舞台效果,把尼金斯基的情感传递给观众。我认为,芭蕾要做到最好、最有魅力,就一定要能与观众发生共鸣。我们穿越时空,与尼金斯基建立感情上的联系,这才最重要。

        从我开始跳舞到现在,尼金斯基一直都是我灵感和创意的源泉。事实上,我已经做了3部关于尼金斯基的舞剧。这部《尼金斯基》首演是在2000年,但这些年,我一直都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部舞剧。就整个创作来说,关于尼金斯基的挖掘我不会停止。

        作者介绍:约翰·诺伊梅尔,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美国编舞大师。

        (李盛明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