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青海玉树

    在城里过年真不错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04版)
    游客在观赏塔尔寺酥油花。本报记者 刘鹏摄

        正月十六,虽然是寒风嗖嗖,藏传佛教黄教的发源地——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还是游人如织。在藏经院南房里,由上花院艺僧精心制作的酥油花《二圣六状元》和《十八罗汉渡海图》,已经从昨晚的展览场地挪到了这里,观众可以在不到两米的近距离欣赏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人群中,记者发现了六七位藏族观众,从装束看是玉树的康巴藏族,记者一问,果然是专程来看酥油花的尕玛一家和他的亲戚。

        来自玉树州称多县的尕玛有四十多岁,普通话说得相当流利,也很健谈。当记者问到正月十五是展出酥油花的正日子为啥不来看而是今天来看时,尕玛说:“你不知道,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原来去年十二月初,他们一家和亲戚就到了西宁,住在购置的商品房里,县上和州上的大部分人也都到了西宁、成都和南方。“在城里过年真不错,东西多,可以看的也多,文化活动也多!”尕玛说到这里,把他的一个表姐叫了过来,“你看,她还是西宁中心广场康巴锅庄队的主力呐。”中心广场的康巴锅庄可是赫赫有名,人多时有上千人在跳,而领舞的二十多人都是藏族,外地游客也不少。

        “你还是没回答看酥油花的问题。”记者追问尕玛。“这个原因有两个。”尕玛娓娓道来,“昨天虽然是看酥油花的正日子,但我们还要看看省城的花灯,看看晚上的焰火。酥油花正月十五展出后,十六日开始就要放在恒温的小房子里,可以详细看;正月十五人太多,距离又远,看不清楚,花灯和焰火可只放一个晚上,就像牦牛把花朵吃掉了,明年花才会重开。”

        这时,尕玛的外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走到我们身边听到我们说花灯和焰火,马上加入了谈话。“啊拉拉(藏族的感叹语)!西宁的花灯太多了,我们几个小孩走了四个小时都没看完。”这个叫旦正的小孩说起花灯来特别兴奋。记者问他建国南路的大龙门过了没有,他说过了两遍,还纠正记者说:“不能说大龙门,应该说是十八米高的高龙门。”说起焰火晚会来,旦正更加兴奋:“天上开花了!有些花我认识,有些花我不认识。我想应该放个格桑花的焰火,让西宁和北京的小朋友和大人都看看。”记者夸旦正的创意好,尕玛摸着旦正的头说:“这个主意好,要实现就要好好学习。你看今年塔尔寺的上花院和下花院做的酥油花的主尊佛像都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佛,你要好好拜拜。”

        看着旦正认真拜佛,听着尕玛最后的一席话,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本报记者 刘 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