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四川北川

    走向充满期待的新一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08日 04版)
    北川妇女在新县城表演羌绣。本报特约记者 李晓东摄

        正月十五一大早,26岁的袁红亮便推着轮椅上的奶奶往北川新县城的人群里挤。“搬到新县城后,奶奶特别喜欢这里。”春节期间,袁红亮每天都带着奶奶逛北川新县城,县城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浓浓的年味让祖孙俩看不够,笑不完。轮椅上,今年已76岁的老奶奶还特意穿上一件红红的唐装,享受着团圆和热闹。

        春节期间,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北川县以“喜迎龙年·感恩致谢·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新春文化活动,把北川新县城装扮成欢乐幸福的海洋。民俗文化大巡游、文艺演出、焰火篝火晚会、送春联、迎新春趣味体育、精品剧目展演、特色年货展销和旅游推介等活动轮番上场。数十万群众及外来游客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北川这座感恩之城的无限活力。

        1月19日,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民俗文化大巡游揭开了系列活动的大幕。来自北川县23个乡镇、县级各部门和新县城4所学校组织的42支巡游队伍近5000人轮番上场,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一比高低。在活动现场,北川羌族萨朗、藏族锅庄、花棒、羌绣等20多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节目精彩绝伦,其中白什乡的“麻龙马灯”、坝底乡的“花棒社火”、墩上乡许家湾的“十二花灯”等活动是第一次亮相新县城,让人大饱眼福。巡游队伍途经的茅坝街、滨河北路、禹王桥、石泉南街等道路两旁,围聚着数万游客和新县城居民。

        大年初一,北川新县城所有的街道、停车场都挤满了前来参观新县城游客的小车。巴拿恰商业街上人流如织,北川新县城人气爆棚。在羌族民俗表演馆,游客挪不动脚步;寻着诱人香气,人们在美食摊前排起了长队;土特产商店里成为外地游客扎堆的地方。“咔咔咔……”除了带点北川的玉米酒之类的特产回去,游客们还不忘掏出相机,摁动快门,将一家人的幸福全“圈”进去。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爸爸,爸爸,赶紧给我照嘛。”禹王桥头广场,一个身着红色新衣的小女孩摆出了各种姿势,催促爸爸拍照。他们一家是专程从重庆赶过来的。小女孩的爸爸乐呵呵地介绍,腊月二十五,他们就到了北川新县城,并租了一套房子。“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让女儿也来感觉一下新北川的魅力。”

        在春节期间,北川的羌族姑娘小伙会手拉着手,欢声高唱,在巴拿恰商业街口跳起萨朗,活跃节日气氛。来自德阳的年轻小伙邬钢挤在人群最前面,跟着羌族小伙姑娘学起了萨朗的基本动作。“很想和羌族姑娘们手拉手跳一段,就是自己跳得太别扭了哟。”他哈哈大笑,“我特别喜欢原生态羌族歌舞表演,所以,我外出旅游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北川。”

        “今年春节,北川新县城的迎新春活动内容特别丰富。”北川县文旅局局长林川告诉记者,县上提前谋划,安排了丰富的民俗活动、羌族趣味体育活动、《禹羌部落》等精品剧目展演,让群众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带着希望开始新一年的生活。林川说,远道而来的游客还能欣赏到独具羌族特色的萨朗、皮鼓、山歌、羌笛、推杆等民俗表演,了解羌族文化,喜欢羌族文化。

        本报特约记者 李晓东 本报记者 余长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