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根本的落脚点是在城市的物质存在方式上。一座城市,即便它荒芜了、凋敝了,即便它被毁灭,但从它的断壁残垣,考古学家仍然可能恢复它的城市记忆。
城市广场作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空间,承担着沟通人际、满足民生的重要社会职能,也是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手段。北京正处在迈向世界级城市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呢?
城市广场向民生过渡
纵观西方城市建筑历史,城市广场,其性质有一个从宗教性向世俗性过渡的过程。直到罗马帝国时代,城市广场还体现着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结合。这个特点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特点相一致。从文艺复兴一直到法国大革命时代,城市广场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特别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等地的城市规划,广场仍有宗教色彩,但越来越体现出世俗性趣味的基本文化指向,这隐喻着世俗政权的君权神授思想。拿破仑帝国之后,欧洲建筑设计逐渐淡化了宗教性质,强化了市民趣味和公众性价值追求。在这个时期,最典型的是以商业中心和经贸中心为主题功能的城市广场占了主导地位,而到二十世纪后的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则明显表现为商业性和公共性的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和世界其他文化中心城市一样,北京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思想成为主导,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也迅速向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市民民生方向转移,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广场,例如北京奥北龙德广场、七星摩根广场、中关村科技广场、中汇广场、万达广场、富力广场、东方广场、中粮广场、首都时代广场等大型广场。我们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定位和理念,能够发现这个时代赋予它们的思想:这就是商业化、娱乐化,是一个集商业、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发展。
城市广场不能向商业妥协
从奥运会申报成功到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吸引了国内外巨额资金,投入到市政建设和发展之中。应该说,这些资金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北京城市市容,也改变了北京城市的精神面貌。单从广场文化来看,上述广场的竣工,一举改变了北京城市广场的文化单一和功能单一的局面,带动北京城市广场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的广场以极端自豪的姿态,张扬着现代商业的丰富成就,把5A智能化写字楼、高档酒店、高档公寓、精品商区与现代大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欢聚、美食、资讯、娱乐、购物融为一体。
成功的广场总是唤起人们内心理智和情感的回应,而过度膨胀的商业理念主导着广场的建设,它唤醒的却是不可遏制的欲望——对GDP指数的盲目崇拜、商品经济逻辑的深入渗透。这对北京城市文化提出了另外一个课题——当商业性质的广场文化极度膨胀之后,我们的精神、心灵、灵魂在何处能够栖息?北京城的广场文化生态是否缺少了点什么?我们的城市精神和城市记忆是否都寄托在一个个庞大而自负的商业广场上呢?
显然不可以。
走向多元文化的繁荣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级城市,北京需要多元主题的文化广场,而北京的城市广场也的确拥有丰富的表现主题——
北京的城市广场荷载着光荣的爱国主义历史,那些爱国主义话语,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拓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城市的公共空间,就不可能有李大钊、陈独秀等先驱的爱国主义举动;没有城市的公共空间,也就不会有五四新文化运动。
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大脑。建国以来,无数重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发现,首先出现在北京;北京还有举世闻名的艺术实验基地,有实验剧场、宋庄画家村、798实验艺术基地;有全国最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学、研究院所、博物馆、图书馆、文艺社团、出版社、制片厂、电视台……
要建设世界级城市,就需要有体现中国和国际多元元素的主题文化广场。
在这个方面,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具有典范意义。“时报广场”得名于《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这是纽约剧院最密集的区域: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娱乐及购物中心,构建出当前以娱乐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
同样,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也汇聚了法国的光荣、文化和艺术。广场的中心矗立着象征巴黎的凯旋门。凯旋门内外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侧石柱上一组大型浮雕《马赛曲》:自由女神右手紧握利剑,直指前方,挥动左臂,号召人们为保卫法国大革命成果而奋斗。
相对于纽约、巴黎,北京城容纳了更为丰富的多民族历史传统、五彩缤纷的文化因素和更为复杂的文化价值观,也包容着更为多样性的文化趣味。我们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与大众民生的内在联系,就必须面对城市的主人——广大市民的全部生活。
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城市广场的文化生态,也是市民公共生活的需要。规划多元化主题城市广场,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