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通”与“专”有没有最佳平衡点?

    李景端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6日   16 版)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受社会就业难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教育自身方面的原因,这一点,我从最近看到的两则新闻中,感触尤深。

        有报道说,201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80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又另见报道,江苏省继苏宁集团创办苏宁大学之后,又由无锡红豆集团创建红豆大学;该省“十二五”期间,还计划由民营企业创建10所这样的企业大学。

        一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面又是企业进校“抢人”,还要自办大学培养急需人才。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反差?答案不难明白,那就是:毕业生对路的嫌少,不对路的又多了。

        我上大学时的五十年代,大学分系比较粗,一个机械系,就涵盖了许多行业的机器制造。后来主张教学专业化,把系扩展为院,院下设系,系下设专业,有的再分“专门化”和“方向”,仿佛学生所学知识,越专越好用。哪想到这种认识,在实践中被打了折扣。因为高校学科分得再细,也不可能与现实生产中繁杂多样的需求全吻合,即使你招生时觉得对路了,由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有可能毕业时又难适应了。可见,一味追求学科分细求专,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企业进校“抢人”,乃至要自办大学,无非要满足生产对于对路人才的急需。而现有的毕业生,或因高校所设的专业,与现实生产的实际需要欠吻合;或因学生所学某一方面的专,相对其他方面可能成为知识面的窄,以至达不到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最近教育部做出规定,高校中连续2年毕业生就业率不足60%的专业,必须停止招生。尽管有人对此有异议,但至少表明,高校教学如何更好适应就业需要,这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指出专业设置太专也有弊病,并不表明早年设系那种“粗”的状态就好。高校教育是宜“通”还是宜“专”,这是教育理念中的一对悖论,各有道理。不过从苹果公司乔布斯的育才理念中,人们似乎可以得到某些启示。

        乔布斯的成功,既有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无疑也得益于其公司有着十分可贵的人才优势,这又与乔布斯的育才理念密切分不开。每年想进苹果公司的大学生多了去,但能合格胜任的却很少。于是乔布斯在美国加州创办了一所苹果大学,着力培养既熟悉当今世界科技新潮流,富有跨文化研发思维,又了解苹果产品的技术特质和经营理念的骨干人才。他给这所大学制订的办校准则是:一,以“苹果”技术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以及公司文化为授课重点内容;二,总结与传播有“苹果”特色的领导学及组织行为学;三,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发挥创造精神、敏锐注意细节、不断追求完美、讲究精练效率、保护公司机密”这样五种素质。

        于是,他先是从耶鲁大学,挖来管理学专家伯多尔尼来当校长。一方面发挥他在国际科技及教育界的声望和人脉,经常延聘世界科技名流,为学生讲授多学科世界科技的新成果及新动向,加大宏观教育,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轮流安排公司各部门高层主管给学生上课,充实微观教育,尽快给学生的知识打上“苹果”烙印。有了这样宏观与微观兼顾的教学,使毕业生对公司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了。

        其实乔布斯这些做法,也不算什么特别,在我国早就讲要提倡“学用一致”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只是这些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贯彻。由此联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否也应该从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上找找原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