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5日 星期四

    新年第一餐

    高海燕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05日   12 版)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逢年过节,各地新年团聚第一餐各有特色。

        “清泰平安、大吉大利”——湖北团风人新年第一餐,是喝调味可口的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喝汤后,一家之主吃鸡头,其寓意“出人头地”;劳力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后生吃鸡翅,寓意“展翅高飞”吃完,互道“大吉大利”。

        “百好如意、得金得银”——湖北团风人新年第一餐,还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示百好如意;湖北荆沙一带,新年第一餐要吃三个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含“银包金,金包银,得金得银”。

        “生活甜美、年比年高”——湖南湘西苗族人的新年第一餐很是特别,吃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美、五谷丰收”。该省的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新年第一餐,要吃年糕,意指“一年比一年高”。

        “年年有余、新年发财”——江西鄱阳地区,新年第一餐吃饺子和鱼,意指“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地方还在饺子中放糖块、花生和硬币,谁吃到糖块,意味“生活甜蜜”;吃到花生,意味“长生不老”;吃到硬币,意味“新年发财”。

        “日日红火、年年长久”——福建漳州一带的人,新年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过日子“日日红火”;闽南人新年第一餐则要吃面条,寓“年年长久”之意。

        “吃喝不愁、源远流长”——广东部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万年粮”。新年一早,就得准备三天内全家吃的饭和菜,寓“吃喝不愁”;广东潮州一带,新年第一餐吃用米粉和萝卜末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源远流长”之意。

        “勤劳长久、甜蜜如意”——江浙一带部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有“勤劳长久”之意;广西壮族人民,新年第一餐吃甜食品,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绵绵不断、长生不老”——我国台湾同胞,新年第一餐有的人吃一种茎叶很长的芥菜叫“长年菜”,在菜里还要添加细长的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金丝串宝、新年吉祥”——关中、河南部分地区,新年第一餐更富情趣,他们要吃饺子和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串元宝”“银线吊葫芦”;安徽部分地区新年第一餐时,每人先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寓“新年吉祥”之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