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首次进行的换届选举,城乡居民都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真正实现了“同票同权”。
这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第一次进行的换届选举,上海选民在网上登记,广州的候选人100%接受选民“面试”,中山四位外来务工者如愿当选为本地人大代表……每一处变化,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陆续进行。截至2011年底,北京、天津、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广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已依法选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并召开了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第一次会议;河北、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贵州、陕西等省区市已选出县乡人大代表,正筹备召开新一届县乡人大第一次会议;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重庆、四川等省区市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正在有序进行中。此外,辽宁、湖南、云南、宁夏、西藏等省区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安排在今年进行,年底前全部完成。
“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实践。目前,这项工作正依法顺利进行,与往届相比有许多新的亮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何晔晖如是说。
选民登记:一个都不能少
选民登记,是做好选举工作的基础。
在上海这个特大城市,“人户分离”现象一直困扰着选举的组织者。以仙霞街道69选区为例,3000多户居民中,1000多户户籍在别处。如果采用传统手工登记方式,可能造成重复登记,进而引发选民登记数据失真。
得益于良好的信息化条件,上海开发了一套先进的选民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套系统,选民们在家上上网,打打电话,或者到POS机上刷刷卡,就能完成选民登记。
上海的选民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远在天山南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的选民们,则享受到了马帮登记队的贴心服务。
阿合奇县人口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绝大部分分散居住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边防线上。每次换届选举,选民登记都是最大难题。
2011年4月,阿合奇县组建了马帮登记队,24名队员都是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双语能力强的干部。他们历时近两个月,行程近万公里,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实现了全县选民“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
这次换届选举中,各地都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努力做到“不错、不重、不漏”。不少地区还探索了选民登记新办法,为选举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候选人见面:面对面说心事
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明确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广州全市1687个县级人大代表选区、1360个镇级人大代表选区全部开展了与选民见面活动,4536名县级人大代表候选人、4314名镇级人大代表候选人全部参加了见面活动,实现了选区100%开展见面活动,代表候选人100%参加见面。
2011年9月1日下午,在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道第2选区,见面会虽已结束,但几位选民依然围着代表候选人、时任越秀区副区长的邱少民,向他提问、表达自己的关切。
这次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选举委员会依法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比较普遍,较好地贯彻了修改后的选举法的精神。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刘维林说,通过见面活动,代表候选人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重托;选民通过参加见面会,对选谁当代表心里更有底了。这种把候选人从“纸上”推到面前、接受选民“面试”的形式,得到了广大选民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优化结构:外来工也能当代表
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根据对北京、山西、黑龙江、江西、广西、甘肃、青海、新疆等8个省(区、市)选举结果的初步统计,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选出的县级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的比例平均为44.5%,比上届提高5.5%;选出的乡级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的比例平均为70%,比上届提高2.3%;选出的县级人大代表中,妇女的比例平均为40.5%,比上届提高1%,领导干部的比例平均为19.8%,比上届减少0.3%;选出的县乡两级代表中,少数民族、归侨人数得到保证。
在劳务输入大省广东,许多市县专门分配一定的名额用来选举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当选人大代表的数量比上一届有所增加。深圳市选出了非深圳户籍的区人大代表60多名。珠海市金湾区,有20名外来人员当选为区人大代表,33人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是此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认真组织流动人口参加选举,落实他们的选举权;另一方面,分配一定名额,专门用来选举外来务工人员,落实他们的被选举权。”(本报记者 王逸吟 殷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