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衢州人温暖的冬天
2011年岁末,在浙江省衢州市,这是一个注定让251万衢州人难以忘怀、更值得自豪的冬天!
2011年12月22日,来自衢州的“最美教师”陈霞、姜文、江忠红荣获“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最美爷爷”占祖亿被授予“致敬人物”称号;“兰花热线”主人叶兰花获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提名奖。“浙江骄傲”开评七届以来,一个地级市以如此阵容列入“年度人物”,尚属首次。
本报自2011年11月19日始,报道了三位“最美教师”,接连刊发了《“衢江四小”和三位“最美老师”》、《三位老师一位打工妹三个鲜活的生命》、《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等报道。
时隔不久,央视又在《新闻联播》中,七天之内两度报道了救人的三位老师、服装店店主以及自愿捐献眼角膜的84岁老人宁龙仔,赞誉他们为“最美的中国人”。
2011年12月6日的《人民日报》也报道了“最美教师”的事迹,赞美其善行义举,看来不经意,品来暖人心……
“如果我们人人在关键时刻多给一把力,就会有更多的‘杯具’得以避免。”新华社“中国网事”,将衢州“最美教师”救人故事制作成三维动画,呼吁全社会都要学习衢州的爱心,为了孩子的安全尽职尽责。
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上,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数以百万计的网民也一改往日的“愤青”口吻,通过新闻跟帖、微博、论坛等渠道,对衢州“最美教师”发出由衷的赞美。“只有真正把学生装在心里的老师,才能有这种敏感,才能有救下三条命的奇迹。”网友“南海鑫磊”这样说;网友“小兔”说:“最美教师”让衢州成了全国人民心中一座洋溢着爱心和幸福的城市!
千言万语道不尽衢州的好、衢州的美——截至2011年12月29日,通过“百度”检索“最美教师”,搜索结果为295万多条;通过“谷歌”检索“衢州最美女教师”,搜索结果为589万多条。网友“国人”说,衢州能在短短时间内,被聚焦为“最美”,值得每一个衢州人自豪。
“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
赵一德,这位在浙江省发达、欠发达地区都任过职的衢州市委书记感慨说,面对这么优秀的老师,深感我们社会到处都不缺少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不缺少道德观念,关键是如何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为这些道德行为提供有力的后援——“德不孤,必有邻”,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力量,更需要党委政府做好第一推手。衢州市市长尚清说,政府只有不断地发现好人,弘扬好人,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好人群体。衢州,作为一座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在充满信心走向未来的同时,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和道德力量。
衢州市迅即达成共识:要借助这一事迹的典型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全市各行各业的工作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到促进衢州的全面发展中,通过宣传表彰弘扬,让人们在和风细雨中认知认同,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自觉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人人争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人”。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高尚精神的引领和先进典型的带动。2011年11月22日,衢州市委隆重举行“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全市人民向“最美教师”学习。报告会现场1000多位听众,时而流泪,时而鼓掌,暖流涌上了每一个听众的心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旋即,衢州3位老师的爱心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不仅仅是教师队伍,不仅仅是受南孔圣地的儒风之泽。一德立而百善从之。这些年,衢州坚持不懈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衢州成为一片孕育善行义举的“良田沃土”。
浸润着千年儒风的三衢大地,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本报1月3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衢州:以宣传带动打造城市之魂》。在系列报道的推动下,“最美衢州人”已成为今日衢州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这也成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城市之魂。
“道德成就一个城市的品位”
典型是来自身边的,事迹是真实的,其蕴藏的内涵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衢州市离休老干部姜开传说:“在直播上我看到市委领导为‘最美教师’事迹感动落泪,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还叫我老伴放下家务活也来好好地看看。衢州市宣传这个典型、是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的。所以市委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我相信这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宣传这样的人,太好了!”80后青年王惠俊说:“我一直以‘愤青’自居。但面对和我年龄相仿的几位老师,我被深深打动,他们值得我好好反思。”
这是2011年冬天里最温暖、最美丽的故事。一个争做“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衢州”的热潮在三衢大地涌动起来:市教育局向全市老师发出号召,扎实开展学习“最美教师”的细心、爱心、责任心;市妇联要求全市妇女学习两位女教师的大爱精神,把妇联建设成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热爱的温暖之家;市总工会号召全市职工学习“最美教师”崇高的敬业和互助精神,开展比责任、比敬业、比业绩、比奉献、找差距活动;团市委、市青联号召全市青年学习他们“大爱、实干”,做“最美青年”。该市远在祖国边陲新疆乌什的援疆干部,万里之外发来传真,纷纷表示,一定要响应号召,争做“最美援疆干部”。
从一个人,几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些人到一座城市,道德的力量在增长,文明的力量在传递。2011年岁末,凛冽的寒风中,衢州市区出现了一道最温暖人心的美景。以倡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互助为乐、传播幸福”服务精神和互助理念的荷花街道义工联合会自发成立,800多名义工与空巢老人现场结对,开展爱心助学、敬老助残、文明行动等八大内容服务。义工成员中有党员250多人,年龄最大的已83岁,最小的14岁。
一位志愿者对记者说,“三位老师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了可触可学的道德‘标杆’。道德成就了一个城市的品位,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度。如果我们充满爱心、责任心,那么,人与人之间将充满温情,社会充满和谐,工作也能做好!”(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