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晋城农业的6条龙

    ——山西晋城市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纪实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31日   02 版)

        近几年,在晋城市出现的数组数字,让晋城人颇是引以为傲:

        阳城县蚕茧年产量突破600万斤,在华北地区排名第一;

        高平市年出栏生猪突破130万头,在山西省排名第一;

        沁水的蜂蜜,陵川的中药材,产量均排全省第一;

        ……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使得巴公大葱、北义城红薯、鲁村小米等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在太行山麓涌现,全市形成畜牧、蚕桑、中药材、蔬菜、干鲜果、小杂粮六大特色农业产业链。这里的干部群众形象地说:“咱们晋城农业飞起了6条龙” 。

        摆龙尾  让千家万户动起来

        一村一品是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的一大特色,如果将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比作龙头和龙身,那么,由千千万万农户所从事产业而形成的一村一品就是龙尾。晋城市委、市政府多年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众多养殖户、种植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的发育成长。

        阳城县是闻名全国的蚕桑之乡,全县桑园面积达到8.5万多亩,产生了一大批蚕桑村、蚕桑乡。驾岭镇一蚕桑大户告诉我们,他家养蚕去年收入3万元,全是政府扶持的结果:“我种的桑园县里每亩补助300元,育的桑苗每亩补300元,每张蚕种补10元,每栋小蚕共育棚补500元,每栋活动大棚补500元,要不是县里扶持,哪有我的今天。”这几年,晋城市、县两级制定了一批关于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的扶持办法,每年用于各种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的扶持资金达到上亿元。

        陵川县夺火乡是著名的食用菌乡,全乡14个村有食用菌产业,琵琶河村户户建起了食用菌棚。村支书景志平介绍说:“村民负责食用菌日常生产管护,技术服务、销售则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这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很受农户的欢迎。”目前,全市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12个,覆盖60%以上的行政村,入社社员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5%以上。

        壮龙身  让一县一业兴起来

        一县一业是晋城农业化链条中的巨大龙身。经过历年的埋头苦干,目前全市六个县区市,已形成以“一县一业”为特色、具备相当规模的6条“龙身”:

        一是黑龙,即养猪业。全省年出栏生猪数第一的高平市发展养猪大乡6个,万头以上猪场16个,千头以上猪场246个,规模养猪比重占到养猪总量的80%,养猪出栏130万头,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80元。

        二是白龙,即蚕茧和白厂丝。全市桑园总面积达到15万亩,蚕茧产量1080万斤,蚕茧收入2亿元。蚕茧产量在万斤以上的村达到20个,发展出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养蚕大户1万户,涌现出数以千计的养蚕专业村。

        三是药龙,即中药材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形成了以陵川党参基地为依托,带动陵川柴胡基地,沁水、泽州黄芩等十大基地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格局。

        四是绿龙,即蔬菜产业。全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6.41万亩,总产量44万吨,总产值5.88亿元。蔬菜产业重点突出秋冬菜和反季节菜两大特色,大力发展脱水、速冻、保鲜、调理蔬菜汁等新产品和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

        五是干龙,即干鲜果。以高平黄梨、钙果为基地大力发展黄梨汁加工产业,阳城、沁水以桑椹为基地大力发展山茱萸、桑椹系列饮品,泽州区则以山楂为基地大力发展山楂系列产品,全市的干鲜果面积达到66.4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8亿斤。

        六是杂龙,即小杂粮。以高平、陵川、泽州饲用玉米生产基地为龙头,促进转化增值;以陵川鸿生淀粉为龙头,发展陵川、高平高淀粉玉米种植基地;以古陵山淀粉、绿野粉条、崇明薯类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陵川、阳城、高平的马铃薯和红薯种植基地;以塔王、兰花、源源醋业为龙头,发展高平、泽州、阳城的优质高产高粱生产基地。

        挺龙头  让加工企业活起来

        发展农业产业化,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是龙身和龙尾,农业加工企业就是龙头。对此,副市长王树新感触极深。前几年,他在高平当市委书记时,想方设法将中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引到高平落户。如今,这个投资2.4亿元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嫁接了大企业的技术品牌优势和高平的生猪发展传统优势,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挺龙头,必须大开放、大招商,上大项目。为加快兴建农业加工企业,晋城市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对接,与国内大型企业和世界各地客商共同打造农业产品品牌,促进“鲁村小米”、“巴公大葱”、“五花芯党参”、“七须黄花菜”等本地农产品品牌做强做大。

        为建起龙头企业,晋城紧紧抓住煤炭等资源性企业关闭转产的时机,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泽州县原来是著名的山楂之乡,因山楂销售难,许多果农把山楂树都砍了。王坡煤矿在转型发展中,以“种山楂树,办山楂酒厂”为突破口,投资上亿元建起了山楂基地和山楂酒厂,辐射和带动了周围6个乡镇3万人致富。

        对于龙头企业,晋城市要求各县市区必须以战略眼光予以扶持。市政府专门出台《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每个县市区都设立了不少于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并按照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加大投入。(本报通讯员 李东平 苏 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