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委书记张雷: 建设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让百姓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泰州市市长徐郭平: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位,改善文化民生。
主持人语
如何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江苏泰州这样做: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让市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今的泰州,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和精神得到百姓高度认同。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带您品味“祥泰之州”。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一张张免费门票、一座座文化场馆、一间间农家书屋、一台台群众演出……如今的泰州,文化设施遍布城乡,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步伐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2”
秋日阳光播撒在泰州文化中心建筑群上,投资4亿元的泰州大剧院矗立在西北角,委托北京保利剧院运营两年来,推出交响乐、芭蕾舞等演出140多场,让10多万普通泰州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或优惠观赏。毗邻的泰州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新馆工程英姿已现,引得过往市民驻足。
秉承“城市建设也是文化建设”理念,泰州文化设施建设大手笔频出,近3年投资额超过地级市组建的前12年总和,仅市级财政投入就超过20亿元。
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全覆盖,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该市着力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文化圈”,乡镇(街道)建有宣传文化中心,1533个村均有农家书屋,闲暇泡农家书屋“充电”成为农民新时尚。
“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不仅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说。2009年2月,泰州明确重点建设十大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十大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发展十大重点门类文化产业,兴起文化泰州建设热潮,文化泰州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泰州是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的安定祥和,被誉为“祥泰之州”。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宋代教育家胡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代表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等文化巨匠和艺术大师光耀古今。
传承文脉推陈出新,泰州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遗存,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发。五巷、城中、涵东、渔行等历史文化街区得到规划保护,梅兰芳纪念馆、桃园、日涉园、崇儒祠、学政试院、省泰州中学旧址等历史文化景点改扩建,稻河古街区改造复兴,“江淮第一楼”望海楼、AAAA级凤城河景区等文化旅游新景观,也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市民生活“零门槛”融入文化,泰州的图书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各类文化场所相继向市民免费开放,图书馆年接待量达70万人次。
品牌服务城乡互动并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斌介绍,在泰州,城市文化下乡和农村文化进城已成为常态,“百姓”系列等品牌文化服务深入人心。“百姓大舞台”是当地“没有围墙的剧场”,不仅免费提供高品质文化演出服务,还邀请身怀绝技的普通百姓登台献艺,开演5年来观演群众达百万人次。“百姓大学堂”主题丰富,邀请文化名人及知名专家教授演讲。“百姓名嘴”将文化活动与理论宣讲结合,通俗易懂,满足新时期群众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等需求。
城市文化常下乡不离乡。2010年,文化“三送”工程共送书20.11万册、送电影2万多场、送戏1216场,并免费培训“草根”文艺人才500多人次。各地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0场以上,观众总量超过150万人次。
乡村好戏跑步进城。靖江荡湖船、姜堰白米马灯等民俗表演,受到市民欢迎。原创歌舞《荡湖船》、表演唱《拉纤号子》、古装淮剧《李斯》等屡屡获奖。
近年来,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国际旅游节、溱潼会船节产生广泛影响,兴化板桥艺术节、泰兴银杏节、高港长三角民乐展演、靖江文艺节等也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
泰州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雨后春笋,民间文艺演出团体200多家、3000余人。“舞动海陵”、“激情三水”、“大江放歌”等竞展风流,人人一展身手。
产业发展提升绿色GDP
文化要乐民,同时也要富民,文化产业发展充当“先锋”。
围绕“东部智慧新城、千亿产业园区”发展目标,目前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吸引数字领海立体影像制作、众道影业投资、中泰文化传播、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城市未来馆”、《钱学森》电视剧制作等20多个项目落户,力争5年内形成500亿元以上年收入。
这里将与南部“中国医药城”、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一起,成为泰州现代产业发展新地标。市长徐郭平说,到2015年,泰州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
泰州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培大育强。凤灵提琴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百城数码摄影公司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凤城河创意产业园发展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万个。世界最大的提琴产品生产基地和提琴文化产业基地落户泰兴市黄桥镇,提琴产业已成为富民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
今年8月,中广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云传输平台、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编剧培训中心、泰州市雕艺博物馆、泰州市人民海军诞生地主题公园、泰州市乡村嘉年华景区、姜堰北部文化新城、泰兴市文化主题街区、渔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在泰州落地生花,总投资达40多亿元。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栏图片提供:郑晋鸣
专家点评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卫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文化民生是百姓幸福的重要尺度。泰州通过“‘百姓’系列”等品牌,既给市民带来欢乐、提升素质,又扩大了影响力和渗透力,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一举多得。
泰州市社科联主席潘时常
文化丰富内涵,文化彰显特色。泰州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在提升品位的同时也增强实力,更具绿色,这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径。
文化名片
■一城三园“梅”、“桃”、“柳”: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桃花扇》作者孔尚任,评话宗师柳敬亭被誉为泰州戏曲文化“三家村”;
■一街三景“儒”、“释”、“道”:泰州学派崇儒祠,千年古刹光孝寺,重光名胜城隍庙,承载着泰州历史上儒、释、道的文化交融。
数字链接
■2010年,泰州文化产业(含旅游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5亿元;
■泰州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3座,馆藏文物近4万件;图书馆6座,藏书近400万册。
■泰州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不可移动文物近80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项目6个,省级项目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4人。
文化地标
泰州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