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文化强市百城行(21)

    扎兰屯:美在文化自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04版)
    雅鲁河艺术节
    文化地标——吊桥秀水

        ■扎兰屯市委书记任宇江: 文化让市民高大,文化让城市伟大。

        ■扎兰屯市市长杨利民: 推动多民族文化繁荣,建设秀美家园。

           主持人语

        近年来,扎兰屯市全力争创内蒙古文化建设示范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活动载体建设,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全市43万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出不同寻常的文化自觉。本期光明日报《文化强市百城行》走进扎兰屯。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呼伦贝尔美,扎兰屯市是呼伦贝尔的浓缩。

        扎兰屯市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南端,西面背靠大兴安岭,向东远眺松嫩平原,风光优美,文化灿烂。七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之后分别有匈奴、鲜卑、室韦、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朝鲜等众多民族在此居住游猎。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扎兰屯市的大美。扎兰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北国江南”、“塞外苏杭”之美誉。

        小市掀起文博热

        扎兰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近3年建好和在建的博物馆、民俗馆竟然有20多个,而且这些博物馆、民俗馆不仅市里建,乡镇和村里、企业、学校和个人都参与建设。这在全国首屈一指。

        扎兰屯市有一个全国唯一的中东铁路博物馆。2009年他们在原中东铁路的一个俄式建筑里建成,收集陈列珍贵文物1000多件,展现了中东铁路沿线历史遗址及历史本色。同年,投资350万元,建起了全国首家乡镇一级博物馆——鄂伦春民俗馆。同年投资30万元,成吉思汗镇东德胜村以纪念“98抗洪”为内容建起内蒙古第一个村史陈列室,成为全国少有的纪念战胜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专题馆。

        此外扎兰屯市历史博物馆、梧琼花朝鲜民俗博物馆、索伦部落民俗博物馆、乌兰夫同志纪念馆、伪兴安东省博物馆、中东铁路六国饭店、中东铁路俱乐部、中国根艺之乡根艺苑、布特哈博物馆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历史窗口”像珍珠一样让扎兰屯市的美更具神韵。

        该市还对吊桥、金代长城、辽代古城遗址等1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00多幢在中东铁路时期的俄式建筑进行挂牌保护。

        文化产业品牌呼之欲出

        扎兰屯市中东铁路建筑群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保存最为完好,为了发挥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效益,投资8000万元,正在建设“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民间艺术文化风情街”。目前,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对俄罗斯风格建筑群进行修缮。以中东铁路博物馆为核心,以六国饭店旧址、铁路俱乐部、骑兵五师司令部旧址为主线,建成独具特色的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并以此申报了全国历史文化名街。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内蒙古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这个市将“民间艺术文化风情街”作为文化核心品牌加以打造。对民间剪纸、绘画、书法、根艺、石艺、篆刻等艺术进行了再挖掘再整理,组织当地和域外从事文化产业的艺术家、经营文化艺术品的名人进入文化一条街开店创业。该市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在基层乡镇相继建成了鄂伦春部落、鄂温克索伦部落、达斡尔民俗村、成吉思汗驿站和梧琼花朝鲜族度假村等一批以“三少”民族民俗文化、蒙元历史文化为支撑点的地标式景区,实现了以旅游带文化,以文化促旅游的良性互动。今年,慕名来扎兰屯市观光旅游的人数近20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

        文化惠民乐万家

        11月18日,扎兰屯市落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顶着漫天飞雪,记者驱车赶往扎兰屯市蘑菇气镇三合村。刚到村部门口,悠扬的琴声、琅琅书声便从屋内传出。这里聚集着一群黝黑结实的庄稼汉,他们或站在书架前精心挑选,或端坐在书桌前用粗糙大手捧着崭新图书仔细阅读。

        村党支部书记佟胜军介绍:“今天赶上村里停电,我们只能读书、交流心得、学习乐器演奏,平时农闲时村民在这里还可以上网、看光盘、学习远程教育。我们的书屋热闹,日借阅量达70多本,俺们这叫冬闲、文化不闲啊!”

        扎兰屯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将“钱袋子”向民生倾斜,下大气力实施文化系列民心工程,“草原书屋”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126个行政村建设“草原书屋”工程。目前,该市已将书屋建设纳入“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全市各乡镇、办事处所辖村及社区“草原书屋”全覆盖。

        市里还立足当地实际,以书屋建设为载体,引导群众成立读书、曲艺、书法等兴趣协会,吸收当地文艺骨干进入书屋。举行读书心得征文、诗歌创作朗诵等赛事,丰富书法、剪纸、曲艺等文体活动,由市里免费赠送乐器。并下派文化辅导员定期巡回传授指导,引导开展广场舞、激情广场大家唱、送戏进城、棋牌比赛等文体活动。

        扎兰屯市负责草原书屋建设的朱向荣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积极运作“农民工书屋”、“企业工人书屋”、“连队书屋”等专项建设。“到那时候你再来看看,扎兰屯市的各行各业都能看到读书的场所和读书人的身影。”

        像草原书屋一样,扎兰屯市文化活动载体建设开展的扎实有效。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的雅鲁河文化艺术节,以其一年一个主题形式每年在天拜山广场持续举办两个月,已连续举办了7年,累计参与演出人数有6万余人,观看群众有50余万人。与此同时,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团体发展迅猛,截至目前,该市的集邮、根艺、书法、摄影、石艺等文化艺术协会已发展到17个。民乐队、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威风锣鼓队等一批民间艺术团体遍及各社区、办事处。这些文化载体,吸引了大批市民参与,幸福感强了,心气顺了。

        (本报记者 高 平 通讯员 张春丽 陈 霄 姜 峰 李 宏 本栏图片提供:高 平 )  

        专家点评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陈素伟

        内蒙古扎兰屯高山天池、火山断裂、原始森林、山川河流及小溪与地质景观的交织融合,有着积淀深厚的旅游资源。要完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内蒙古风景名胜资源,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法制和制度上的保障,还要有管理体制上的保障。对此,扎兰屯建立科学的理念和规划,统一管理机构,理顺体制;严格执行国务院的规定条例,实现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使风景名胜区与有关部门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城市文化名片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市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根艺之乡

        ■雅鲁河文化艺术节

        ■内蒙古草原书屋示范市

        资料链接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扎兰天一方。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老舍《辛丑夏访扎兰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