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省,收获了沉甸甸的“八连增”——2011年,黑龙江粮食总产达到创纪录的1114.1亿斤,粮食总产跃居全国第一,粮食增量占全国的22.6%,成为全国唯一的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
这片黑土地,是如何实际连续每年增产100多亿斤粮食的?当我们走进黑龙江的农村,来到垦区,来到水利枢纽工程,就会发现,“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正有力地挖掘了黑龙江粮食增产的潜力,一幅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农业的图景已经清晰地铺陈在这片黑色的沃土上……
“大水利”:
稳住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
数九寒冬,位于黑龙江西部松嫩平原的引嫩扩建工程现场,一场冬季水利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现场指挥的引嫩扩建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孙飚介绍说,由于水位较低,现在的寒冬季节正是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期,为了抢得工期,这里的工人一天都没有停工。
引嫩扩建工程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在黑龙江的重点水利项目,是尼尔基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扩建北引总干渠、中引总干渠等,目前,工程的进水闸已在去年完工。”孙飚指着工程沙盘介绍说。
林甸县东兴乡福兴村就是受益于引嫩扩建工程的村庄之一。“以前,我们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由于村里的田地多是盐碱地,地势高低不平,村民几乎十年九不收。”福兴村村民刘发连说,“那时旱田只能种大豆或玉米,玉米最好的年景一亩也就收600斤。如今,有了水渠,人们都改种了水稻,亩产能达到1000斤左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大水利’,加快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高了黑龙江的农业抗旱除涝能力,确保了粮食连年高产稳产。”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说。
据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介绍,3年来,黑龙江累计投资35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东部三江平原14个大型灌区和西部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等一大批水利工程。特别是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大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续建重点水利项目148项,建设旱涝保收田190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777万亩,为粮食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农机”:
铸牢现代农业的装备基础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在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我们真切感受到“大农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大型农机,让黑龙江的春种秋收实现了“只见农机不见人”的理想。“以前300亩玉米使用人力得收半个月,现在使用一台200马力的机器只要3个小时就收完了。”鹤山农场第二管理区种田大户杨传发说。
“大农机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深翻土地的时候可以达到40公分深,这样,土地的蓄水能力立马增强,比不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吨左右,相当于建了一个‘土壤水库’,粮食亩产能增加200—300斤。现在,一万多亩地从种到收,算上后勤只需10个人。”九三管理局第四管理区鹤跃种植业专业合作社赵路刚告诉记者。
农垦九三管理局只是黑龙江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缩影。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8.6%,居全国之首,已经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李国军说,到2015年,黑龙江省农村农机作业区将新增1600个,全省农村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将提高到93%以上,使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大科技”:
开掘粮食增产的内在潜力
大机械、大水利强壮了农业的“身子骨”,农业生产的内涵又靠什么来提升?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用了16年时间才使粮食总产量由200亿斤提高到300亿斤;而从2008年到2010年,粮食总产就由800亿斤提升到1000亿斤——其中奥妙何在?
在肇东市五里明玉米高产示范区自动控制系统前,记者看到,这里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气温、湿度、气压等信息。这里的喷灌设备中含有可以测量土壤墒情的传感器,当土壤湿度降低不适宜玉米生长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灌溉。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系统之一。在示范区5万亩的土地上,这样的喷灌设备已经有25台套,明年还将引进30台套,从而增加到60套左右。”五里明现代农业总公司总经理赵国辉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型农业气象系统,形成了5万亩的农业小气候。
而在黑龙江农垦,农业科技带来的效益更加显著。据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副厂长温永生介绍,由于实行了轮作、推广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植保等多种技术,农场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黑龙江把标准化生产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依靠科技挖潜增产。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省委书记吉炳轩说。
“大合作”:
促进农业经营方式新转变
在今天的黑龙江,通过专业合作社及“场县共建”等多种方式,农机、金融、科技等已经实现深层次的大合作,从而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据五里明镇党委书记王旭东介绍,镇政府牵头成立了农业开发总公司,形成了以农业开发总公司带动8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合作社建立了收入保底机制,每户每亩土地保底收入350元。年底,再将利润的60%返还给入社农民,利润的35%作为合作社发展经营资金,5%作为运行管理费用。”王旭东告诉我们,目前,全镇20多万亩耕地中已有7万亩统一经营,全镇人均收入达9200多元,比发展合作经营前翻一番。
据九三管理局场县办主任张树平介绍,目前,九三管理局10个农场与嫩江县14个乡镇及周边农民不断扩大合作共建范围,代耕、代种、代收由地块作业向整村推进延伸,每年可为地方农村完成“三代”面积600万亩以上。
2011年以来,黑龙江各垦区共出动拖拉机10477台,为地方代耕、代种、代收总面积达4052万亩,比上年增长26.6%。合作共建使得农垦的先进栽培模式在农村迅速推广,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李 慧 本报特约记者 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