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文艺观潮

    历史真实与思想开掘

    作者:张德祥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14版)

        历史剧,首先是历史,其次是剧。既然要以古人为表现对象,就要尊重古人,展现古人的真实人生。唯有如此,才能以古人为镜,镜鉴今人。要从历史中发掘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与精神,显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趋势,启人心智,昭示未来。

        中国有五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当属世界之最。所以,中国的文艺创作多从真实的历史中截取段落,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经艺术加工,成为一种形象化的“历史”,这成为普通人接近历史的一种途径。人们认识历史不是通过历史学,而是通过历史文学与历史戏剧,在今天更普遍的则是通过历史题材影视剧。这是“历史”与“美学”的结合。

        有句流行的话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历史文艺”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说,任何一代人当下的历史观、美学观必然渗透到历史的叙述中,决定着这一代人叙述出来的历史面貌及其对历史的理解与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看似本来早已被时间定格的历史却永远无法定格,总是因不同时代的叙述而不断变化。不同时代对孔子、秦始皇、曹操等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价就大相径庭。

        艺术发展到今天,叙述历史的自由度就更大了,彻底颠覆时间的一维性,让今人通过时间隧道进入古代,直接与古人生活在一起,使古人与今人共同演绎一段莫须有的故事,这就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穿越”剧:从去年的《神话》到今年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剑侠情缘》、《步步惊心》、《宫》、《灵珠》等等。今人穿越到历史里搅动尘封的历史,这种“搅动”固然热闹,有一种新鲜感,打开了想象壁垒,更容易“操纵”历史了,但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近年来的历史剧,把历史作为消费居多,关公战秦琼、貂蝉戏吴刚,创作者们说,娱乐而已,只要观众看着新奇别致、热热闹闹、开心解颐就行,何必那么严肃认真呢?是的,从娱乐效果来看,这种异想天开、错位混搭、乱点鸳鸯谱之类“反常”事相,总是能引人瞩目,因为人有“好奇”的本性,“传奇”应当有好的收视率。那么,人们借助想象究竟从历史中发现了什么?寻觅到了什么?不能不说,艺术手法的翻新并不能代替对历史的思考。相反,艺术想象是求真的途径。如果离开了求真的目标,把艺术想象变成随心所欲地操纵历史的手段,那么,就会形成对历史的解构与颠覆,形成对历史本身的伤害。

        这些年来,影视创作的观念逐渐被市场之手操纵。严肃认真高尚的艺术追求被简化为娱乐,为娱乐而生产。这就极大地改变了文艺的创作目的和路径。艺术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不是艺术的唯一目的,艺术是人类通过审美方式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美育的途径,所以是寓教于乐。“教”是目的,“乐”是手段。如果弃“教”而去,把“乐”当做目的,就会导致艺术的游戏化,艺术之“乐”滑入了游戏之“乐”。很显然,戏剧之“戏”更多地变异为游戏之“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历史剧越走越远,甚至无中生有,节外生枝,遮蔽了历史真实而制造了历史假象。

        历史剧,首先是历史,其次是剧。既然要以古人为表现对象,就要尊重古人,展现古人的真实人生。唯有如此,才能以古人为镜,镜鉴今人。历史真实是历史剧的生命,真实是审美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历史剧的艺术质量与思想含量,首先要维护历史真实。有些以古人为题材的电视剧类似于“闹剧”,就是置历史真实于不顾,天马行空,固然能以其离奇古怪而赢得一时的收视率,但终究会因没有历史之根而昙花一现,只能在娱乐层面一次性消费而无法进入审美层面。其次,要从历史中发掘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与精神,显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趋势,启人心智,昭示未来。

        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日渐成为文化生产的目的,这对艺术的严肃性构成了挑战。作为历史剧创作,有两个原则还须坚持:一、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历史,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替代唯物史观。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掘和展示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不能把腐朽当神奇,不能拿封建糟粕当鲜花,不能把严肃的历史当做娱乐工具。    (作者为《当代电视》主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