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在钱学森精神鼓舞下
    沈阳农大育出优质高产超级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5日 04版)

        本报沈阳12月14日电(记者毕玉才 特约记者刘勇 通讯员胡晓梅)12月14日,《水稻专家收到晚年钱学森11封信》一文在《光明日报》刊登后,在沈阳农业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杨守仁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和副所长、水稻专家徐正进教授深情地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导师杨守仁先生曾多次对学生们提起与钱学森先生通信的事,并经常教育学生们要学习钱先生对学问的钻研和执著,对国计民生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沈阳农业大学因此涌现出一批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并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钱学森思想引领下,杨守仁先生最终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和水稻超高产育种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2月,杨先生离世后,陈温福教授继承导师遗志,带领团队继续潜心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和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使我国籼粳稻杂交育种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居国际领先地位,在育种实践上也成为最成功的国家,彻底改变了此前日本引进品种在东北稻区一统天下的被动局面。

        陈温福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充分发挥直立穗型优势的关键技术,有力地证明了继矮化育种之后,水稻株型改良仍具有巨大潜力,从而把水稻株型育种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为日后开展的北方直立穗新株型超级稻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率先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直立大穗型超级粳稻“沈农265”,连续多年、多点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超过800公斤/亩,实现了北方粳稻生产潜力的新突破。上世纪90年代末期育成的超级稻“沈农606”,不但产量超过800公斤/亩,而且主要米质指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粳米标准,彻底解决了水稻高产难优质的“瓶颈”问题,实现了超高产与优质的统一。

        进入21世纪以后,陈温福带领课题组经过10年联合攻关,共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其中5个是以他为第一完成人育成的。这些超级稻品种仅在东北稻作区累计种植面积就超过1.5亿亩,平均覆盖率达65%以上。目前,东北超级稻已实现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从新闻产量到农民产量的历史性转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