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光明时评

    必须纠正“动员式”的城市发展

    作者:徐 娟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5日 02版)

        近日,在2011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上,有人提出深圳要继承和发扬大运会留下的财富,建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首先就要逐步摆脱“动员式”发展,在常态中出干劲、在平淡中显精神、在质朴中求精彩,最终建立起常态的、长效的城市管理模式与运营机制。此语赢得了与会者的共鸣,发人深思。

        城市建设的“动员式”发展,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有些地方为了创建文明城市,不惜搞“破房穿新衣”;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勒令小商小贩歇业;为了赶保障房建设进度,不断上演“楼脆脆”、“墙裂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动员式”发展往往形成这样的行为定势:动员一下,十天八天,城市建设马上达到新状态;十天八天一过,马上又变成老样子。其结果,既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又掩盖了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给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

        “动员式”发展之所以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当地领导干部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在“动员式”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自然会出现许多“见怪不怪”的事。他们有的重近轻远,乐于搞“短平快”项目,为了早出政绩,不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对于涉及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坐而论道,只唱不做;有的重表轻里,习惯于追求轰动效应,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大口号”,搞一些花哨的“大景观”,宁愿修大广场,不愿修下水道;有的重显轻潜,喜欢干那些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短时间内无法显现直接效果、人们一时不易发现和感受到的政绩,不愿投入精力做或虚抓假干;有的重虚轻实,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给自己留名、树碑、邀功,为造“一时之势”,往往让几代人背上沉重的包袱。这些“动员式”发展,不仅与执政为民的宗旨背道而驰,也严重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如今,全国城市发展正在加速,但是有的地方还没有在思想深处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还在不顾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而盲目贪大、求快发展。“动员式”的发展模式,往往是源于政绩冲动。要落实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首先纠正“动员式”的思维模式,切实回到科学、理性的轨道上。而这一切,不仅需要领导干部自觉转变观念,更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不仅要让社会公众有广泛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更要优化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机制。须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而不能想当然、拍脑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