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在“共舞”中谋发展

    ——常州大学以创新服务行业及地方发展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4日 01版)

        12月9日,江苏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南京签署协议,四方共建常州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表示,本次共建将进一步加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全面提升石油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造能力。

        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认为,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石油化工行业为背景的省属高校,常州大学坚持石油化工的“老底子”特色不变,“以不断创新的意识,深化产学研结合特色,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造,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撑,用更大的作为赢得学校更广阔和持续的发展空间。”

        筑创新之“核”,五年三次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业内,常州大学的创新实践成果有目共睹。

        副校长陈群教授领衔研发的工业规模双酚A完整生产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王政伟参与的“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项目,为国内外首创,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常州大学参与的“钴酸镧等高性能超细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和应用技术”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所地方性高校,五年内三次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大奖,有何秘诀?

        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告诉记者,“常州大学主动走出‘象牙塔’,以‘产学研’为突破口,把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化工行业一直是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的“主战场”。学校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设置了与之匹配的专业群,不断完善产业链中的学科建设;还在中央财政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下,建成2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成立石化工业中心、油气储运工程中心等18个中心实验室。

        如今,常州大学已成为行业和地方发展不折不扣的创新“引擎”。机械学院黄维秋教授研发的国内首创整套油气回收装置,经九江石化等企业使用后,每年可回收汽油400多吨、节约成本200万元以上。

        与城“共舞”,在互惠中谋发展

        离常州大学几步之遥,就是常州的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这里聚集了包括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等300多家大学、科研院所,集聚了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8000人。 

        浦玉忠认为,常州大学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与常州科教城“共舞”,在互惠中谋发展。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孙江涛博士,依托常州科教城生物医药科技中心,研发出抗肿瘤新药硼替佐米生产技术,并实现了发明专利转让。

        联动的发展理念,使人才在常大集聚,并产生“裂变”效应。学校整体引进的材料设计科研团队,已入选江苏省2010年度“创新创业人才支撑计划”。

        凝练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型人才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创新实验室“远近闻名”。30多个不同专业的同学,在特邀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接力”研发机器人,累计完成创新作品200多件,多次获得全国创新大赛大奖。

        常大还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及双选会、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毕业生深厚的科研素养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常州大学涌现出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芮新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高正明、陈群、邢建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1994届毕业生、南京大学博导王乐勇教授的“以杯芳烃化学为基础的超分子化学”研究成果发表于2004年《Science》,在超分子化学研究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