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南粤曲艺之花何以独艳?

    ——对广东一种民间文化现象的解读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3日   05 版)
    广东曲艺大赛上,选手在演唱粤曲。 本报记者 杨连成摄

        “角儿登场锣鼓响”

        “卿是瑶池一彩凤,丰腴犹胜燕苗条……”

        “玉环学得霓裳舞,不让飞燕独妖娆……”

        冬日夕阳的余辉温暖着珠江口西岸的广袤田野,南粤乡村飘过一阵阵曲调婉转的粤曲声。12月6日下午,与记者同行的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介绍说:这是粤剧经典《九月九日长生殿》里的著名唱腔,荔山村里的“唐明皇”和“杨贵妃”正美着哩!

        可不是!坐落在一间民居二层小楼上的“荔山村业余粤剧团”里,这会儿已是“角儿登场锣鼓响”了。村民黄荣亮和黄雅云一生一旦两个主角不着粉黛,在乐队一板一眼、铿锵有力的伴奏下,把剧本里那万种风情的一代天子“唐明皇”和绝代佳人“杨贵妃”演绎得如痴如醉。从十几岁唱到60多岁的黄荣亮,看起来就像40来岁的中年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还为村里粤剧团培养了不少后起之秀,搭档黄雅云就是他带徒弟似地一招一式、年复一年培养起来的。

        黄荣亮指着墙壁上一长串名单对记者说,荔山村有村史500载,粤曲就唱了120年,从光绪年间“龙雅堂”到今天业余粤剧团,一代代荔山村民土里刨食一身泥,曲里寻欢忘日月,庄户人的一辈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农闲季节,周围十里八村乡里乡亲聚到荔山村来听大戏,一出大戏演下来3个多钟头,上台角儿三四十,龙袍锦绣锣鼓家什不计其数,“显摆”的是财富家底,是文化积淀,是人才辈出,还有整个村的那份自豪感。

        记者了解到,在一个几万人口的乾务镇,像荔山村这样有常年业余粤剧团的村就有14个。在一个34万人口的斗门区,登记在册的民间业余粤剧团就有48家。广东省曲艺家协会顾问苏惠良告诉记者,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珠三角地区,乡村里几乎村村有业余粤剧团,在城镇已经很难找到没有乐曲团队的居住社区。在佛山市顺德区,每个社区或乡村都有2—3个业余粤曲社,按照这些民间演艺团体所使用的不同语言,广东曲艺家协会把他们分为潮州话语系、粤语系和普通话语系。近年来广东省连续举行了两届全省多语种民间曲艺大赛,参赛选手超过三千人。在经过21个地市层层选拔后,每届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曲艺新秀,其中粤剧粤曲界新秀达到200多人,民间曲艺的空前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省的文化强省建设。

        “万家灯火万家弦”

        “千顷良田千顷蔗,万家灯火万家弦”,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赞美广东民间文化活动的诗句。被称为广东曲艺“活字典”的苏惠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原始人类的劳动号子和简单歌咏外,广东原本没有自己的地方曲艺品种。粤剧之所以能作为独立剧种存在于中国戏剧界,完全是几百年来习惯了对外开放的地域环境和善于学习、吸收和包容各种外来文化的粤语系人群在“为我所用”上花样翻新的结果。

        苏惠良认为,近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移居广东,给广东带来了浓郁的中原文化,逢年过节时他们无法忘记北方文化习俗,有经济实力的商贾大家甚至大张旗鼓,搭台唱戏,曲音缭绕,自然会吸引广东本土人的好奇和观赏,久而久之,聪明好学的广东人在一边跟着内地移民学唱他们眼中的“外江戏”,一边就会按照自己的粤语表达习惯,对其中不适合粤语表达的拗口部分,有意识地进行字腔词序声调韵味的改变和创新,最后干脆按照粤语来另起炉灶编写剧本、组织排练、拉场子公演,这就创造出了新的粤剧剧种。在苏惠良看来,广东粤剧在声腔上与昆曲、京剧等剧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将梆子和二黄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软硬适度和相对固定的粤剧声腔美感特点。

        “广东曲艺无淡季”

        12月7日晚,好戏连台、万众欢呼的第二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总决赛在珠海市斗门区落下帷幕,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顾问、国家一级演奏员汤凯旋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的代表性继承人和大赛总决赛的专家评委,汤凯旋认为,以本届大赛为起点,广东民间曲艺开始大步走向了出人才、出精品、出长效机制的历史新时期,从而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了如评书艺术家刘兰芳所评价的那样:“广东曲艺无淡季”!

        “大赛表现出的广东曲艺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繁荣局面,看起来与一些城市舞台人气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不相协调。”专家们认为,剧场票房不兴旺并不能代表民间艺术不繁荣,民间曲艺在乡村楼道和草根阶层中的日益繁荣来自于广东民间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和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追求。在历数粤讴、南音、木鱼歌、龙舟调、咸水歌等20多种广东曲艺形式的特点、演变、地域分布和喜爱人群等情况后,汤凯旋、苏惠良等专家对记者说,广东各类业余曲艺团体在普及中提高,又在提高中进一步普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产阶级人群,在告别了以卡拉OK、流行歌曲为代表的年轻时代后,从打发闲暇的麻将桌、小茶馆中走出来,纷纷陶醉于更有文化内涵、更有民族特色和更见个人艺术功底的曲艺品种中去,从字正腔圆的表演和艺术气质的获取过程中,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文化自信和人生乐趣。当然,这其中有当地政府出于文化惠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考虑而给予的引导和资助,也有社会的认可与企业的赞助,更有各地文联曲艺家协会的积极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群众性曲艺展演竞赛和越来越多的异地交流联谊等活动,对曲艺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本报记者 杨连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