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年终回眸

    “8连增”:为中国经济带来什么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3日   16 版)
    图为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秋收场景。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为两名种植户在晾晒刚收获的水稻。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编者按

        站在年终的节点,我们回望: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欧债务危机未止、国际粮价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减产的背景下,中国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连续八年增产的粮食给风云突变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给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什么?本报今天推出年终回眸·粮食丰收篇,剖析粮食丰收对于“惠农民、安天下、稳民心”的重要意义。

        又是一年岁末,当广大农民在秋种、冬种中播撒下来年丰收的希望时,今年粮食实现连年丰收的喜悦,依然在心头荡漾: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超过11000亿斤,单产和总产皆创历史新高。

        粮食丰收安天下,“八连增”为“十二五”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对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国际市场风云突变、国内通胀预期持续高企的大背景下,粮食“八连增”对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无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丰收之重:奠定国计民生的基础

        前不久,记者在黑龙江田间机收现场看到,黄澄澄的玉米,粒大而饱满,它们载着农民的希望在收割机的吞吐中进入粮仓。伴随玉米丰收的喜讯,这个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预计总产达1150亿斤。“北大仓”的丰收为全国今年粮食生产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年初以来,我国夏粮、早稻、秋粮实现了季季增产,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华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出现增产,东北地区增产突出。

        “ 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着实得之不易。”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表示,这一成绩是在粮食“七连增”的高起点上取得的,克服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经受了物价上涨、管理通胀预期任务加重的重重压力。在国际粮价上涨的背景下,我国这幅“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的丰收画卷更显亮丽。

        “政策支撑是连续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今年国家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频率之密、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再超以往。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总规模达1406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80亿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在此基础上,政策、科技、资金投入和市场机制的有效推动,成为粮食实现丰收的关键因素。

        今年年初,中央首次发布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以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在各省相继掀起。其次,科技扶持和市场推动等措施,也为推动粮食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提高部分品种的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各级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35万名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推动落实高产技术措施等,则为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今年粮食生产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实现了‘八连增’。”陈萌山介绍说,今年,尽管部分地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灾情,但是各级农业部门强化灾情预测预判预警,因地制宜提出科学防灾减灾措施,配合财政部门及时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有效地降低了灾害的影响,减少了损失。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因灾损失粮食717亿斤,同比减少26亿斤。

     百价之基:管理通胀预期的支撑

        从国内市场供应看,粮食始终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

        年初以来,以猪肉等食品类商品等为代表的物价一直高位运行,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隐忧。为管理通胀预期,央行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实施了三次加息。

        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冬春连旱,夏季南方又出现了旱涝急转,粮食生产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国际上粮食价格大幅起落,也给国内粮价稳定带来了影响,玉米、小麦价格曾一度走高。

        从以往经验看,国内每次物价上涨中,食品类价格都是领头羊和推动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CPI上涨5.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面对管理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紧迫任务,人们一度存在这样的疑问,今年的粮食能否再获丰收?

        在种种不利的局面下,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同时实现全国粮食面积、单产、总产的“三增”,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良好机遇。

        “随着粮食丰产、供应增加,作为牲畜饲料的玉米、大豆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带来肉禽蛋价格继续下行,同时也会通过传导影响下游食品价格,从而缓解整体通胀压力,为改善宏观调控环境、防止经济硬着陆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撑。”中国社科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说。

        从国际环境来看,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国际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特别是今年以来,多个国家粮价出现暴涨暴跌,甚至因为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中国粮价虽然也在上涨,但由于连年丰收,上涨幅度远低于国际水平。尽管近两年国内肉类、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起落,但是粮价这一百价之基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因而我国尚未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物价总水平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意味着,“米袋子”的充实不仅仅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在管理通胀预期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10月,我国CPI已经出现明显回落,单月CPI同比上涨5.5%,延续了8月份以来涨幅下降的态势。在通胀预期减缓之际,为促进经济增长,央行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然而,就中长期而言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会存在,还需要依靠结构调整和必要的财政政策加以应对。要关注当前食品价格压力减缓的趋势,谨防其再次反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

     粮安天下:抵御国际冲击的保障

        中国粮食实现连续增产的八年,也是中国农业入世后经历最严峻挑战的八年。十年前,人们因“国门大开”为农业捏了一把汗;十年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农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粮食总产“八连增”,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得到了有效保证,农民人均收入连续迈上3000、4000、5000元台阶……相较于十年前国内对于入世后农业前景的忧虑,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农业交出的这份答卷可谓让人欣慰。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大幅放开,入世十年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每年以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的速度扩大,至2010年达到1219.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

        在入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农业在开放中为粮食安全破题,粮食的连年丰收为中国农业寻找机遇、迎接挑战、在冲击中实现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十年间,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初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的同时,适度增加资源性农产品进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压力。

        然而,目前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仍在增加,美国、欧盟等国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增加技术壁垒。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而在国内,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出现劳动力短缺;生产资料涨价、工资水平提高,导致农业成本上升;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使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需牢牢把握世界农业发展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合理保护,加快支持和保护政策的创新,形成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反映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鹰说。(本报记者  李  慧)

     延伸阅读

        要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政府需要解决农民收入增长与调控物价方面的四个问题:第一,要保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只有供给稳定,才能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第二,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第三,要给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让大家增加更多的工资性收入。第四,要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减少中间费用,降低零售价格。

        粮食供求平衡仍然脆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与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相比,中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最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非常贫乏,地、水、种子、钱四方面因素制约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这种平衡非常脆弱。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有中央和各级政府强力的干预,否则这种平衡会很快被打破。

        保持粮食持续增长需要政策激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于保平:2003年前,中国粮食产量基本是三年增产后有一年减产,主要原因是粮食供给充裕后,价格下降,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2003年后,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主要是受粮食价格上涨和中央粮食补贴政策激励的影响。

        农田水利不到位仍是粮食生产软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自然因素,至于明年的气候是否会继续有利于作物生产,目前很难说。一号文件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很难收到明显成效,在最近几年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到位仍旧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大软肋。

        (陈恒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