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章句上》)他极力鼓吹“人性善”,虽遭不少人反对,亦毫不退缩。后来程颐称赞孟子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人性善为中国这个没有全民宗教信仰的民族,奠定了道德的基础,不可谓功劳不大。
但是,孟子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人性是善的。他的一些论证既不科学,也很好笑。比如,他和告子争论,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恶,善恶都是由于外在环境以及教育等等习得的结果。告子比喻说,人性如同流动的水,挖开西方的口子水就往西流,挖开东方的口子水就往东流。所以,人性不分善恶,就如同水不分东西一样。
孟子接过告子的话题,反击道:水确实不分东西,但是,难道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如同水往下流一样,“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
孟子确实厉害,他抓住了一个实质:水流动的本质,不是东西,而是上下。由此,他证明了水流总有一个特定的方向。但是,他这样的证明,用以破除告子“性无善恶论”可以,用以建立自己的“性善论”则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水之就下,事实也不是水之本质,而是地心引力的结果,仍然是外在环境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原谅孟子,因为那时,牛顿的那个苹果还没有掉下来,地心引力还没有被发现。但是,接下来孟子显然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水之就下,只能说明人性有特定的方向,却不能说明人性的具体方向。我们只要把他的话换一个字就知道了:“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是不是一样?
孟子还使用了类推论证等等方法,比如,用口有同味、耳有同听、目有同美来证明心有所同,而心之所同,就是义理,就是善。这些论证,在论证链上,掉链子的环节多多。一言以蔽之,都是无效证明。
那么,孟子真的没有证明人性本善吗?
我也曾这么认为过。但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发现了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终极证明。
这个终极证明就是要我们反躬自问:我们的内心有善念吗?除了趋利避害,除了追名逐利,我们有无完全出自善念和良知的行为?我们猛见小孩快要跌落深井,心中有无瞬间升起的恐惧恻隐之心,并把孩子抱离危险?——那种并非出自与孩子父母的交情、并非为了做好事以便邀名逐誉的全然纯粹的善念,我们真的没有吗?(《公孙丑章句上》)
如果我们有,我们又凭什么怀疑别人有?由此推论下去,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相信全体人类本性的善,相信这个世界有正义、有良知,有出于公道心、出于正义感、出于关爱的行为?为什么我们总要把别人的行为解释为自私自利而不相信他有可能出于正义?如果我们不相信他人的善,纯然以利害解释他人的行为,请问,我们又如何自证自己的善?
是的,孟子关于人性善的证明就是这样一种由我及他,又由他及我的善性互证。这是人性善的终极证明,是对于天道的证明,对于爱的证明。无论如何,他的证明给了我们相信自己的理由,相信爱的理由。
没有这种相信,人类无法拥有自尊。不能没有,所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