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热”的激情“热”的心

    ——记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青年军官阳鹏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01 版)
    阳鹏总是乐观面对伤痛,积极配合治疗。
    刘亚迅摄

        虽是冬日,坐落在长沙湘江边的解放军163医院,依旧万物氤氲。

        “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回部队,干活儿去!”阳鹏挥动着受伤后像蹼状的手说。

        时近中午,烧伤科病房里暖意融融,这让周身90%皮肤被烈火烧毁的阳鹏很不舒服。去年7月21日,他在烈火中救人时可没想到以后要遭这么多的罪。

        “热!”他说。

        浴火救苍生

        那天下午,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大学生军官阳鹏,与45名旅客乘大巴离开长沙黄花机场,疾驰在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上。

        窗外,风景如画。想着即将见到久违的父母,探亲路上的阳鹏内心充满温暖。突然,一个歹徒将点燃的红色尼龙提包,狠狠地扔到车厢过道上。

        “着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乘客们惊慌失措,一窝蜂地挤向车门。

        “大家不要挤!有秩序地走!”阳鹏大吼一声,一边指挥乘客迅速有序地从车门撤离,一边冲向着火点,抬起脚奋力踩踏着火的地板。

        可就在阳鹏奋不顾身扑火之际,红色尼龙提包突然发生爆炸,熊熊烈焰吞噬了整个车厢。

        生死关头,阳鹏依然没有退却,他使劲推着乘客往外逃生。大部分乘客陆续脱离险境,而他却被烈火团团包围。

        此时的阳鹏,心里十分清楚:不远处就是车门,自己只要向前跨几步,就可以逃生。但是,车厢后部传来的呼救声在撕拉着阳鹏的心,拽着他义无反顾地向火海深处扑去。

        循着呼救声,阳鹏摸到了后排。发现一名女乘客正在破碎的玻璃窗前挣扎,他忍受着烈焰的烧灼,奋力把女乘客从窗口推了出去。

        烈火无情,越烧越大,阳鹏他拼尽全身力气,继续在车厢里摸索着、寻找着,唯恐漏掉一条生命……此时,火焰已窜出车顶,整个大巴被烈焰和浓烟笼罩。当所有乘客都以为不可能再有生还者时,奇迹出现--一个“火人”从车里出来。

        “阳鹏出来时,头上还冒着烟。”乘客张建明充满敬意和感动地回忆:“身上的皮肉就像在油锅里煎过一样,四肢和躯体弯曲着,手指被烧成鸭蹼状,还滴着被火烧出来的油……感觉他分明就是一个被烧得面目全非、浑身焦糊的壮士!”

        “火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张建明脑海里,他把其概括成“浴火救苍生,烈焰铸军魂”两句话,制成锦旗送到阳鹏所在的部队。

        “阳鹏,在烈火里烧烤啥滋味,一定很疼吧?”朋友们戏问。

        “热,真是热!没觉得疼。”他说。

        “阳鹏,你咋那么认真。在大火里还要逐个把座椅摸一遍,看看还有没有人。你看,把手都烧成鸭蹼啦!”有朋友心疼地说。

        “共产党员最讲认真。我是党员!”阳鹏笑着回答朋友的关切。

        为了她,站起来

        “一股焦糊味扑鼻而来,我还以为是哪儿着火了。”杨玲云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顺着焦糊味看去,只见一个浑身焦黑,冒着热气的人,躲闪着病人走进来。”

        “我叫阳鹏。我是军人。军官证被烧毁了。”阳鹏对她说。

        护士将病床备好,扶阳鹏躺下。阳鹏说了句:“这回我可以休息了吧!”一下子昏迷过去。

        阳鹏全身烧伤面积达90%,深二度40%、三度40%,重度吸入性损伤,脉搏达到180次/分钟,生命垂危。医院把所有抢救措施都用上了,24小时内,输液达14000余毫升,输血达4000多毫升……15天后,阳鹏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及其痛苦。但阳鹏当着医生护士从不喊痛。受伤以来,阳鹏全身麻醉条件下的大手术就达14次,其他手术更是不计其数。从事烧伤护理工作20多年护士长杨玲云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坚强的人!”

        “咋不疼,那是形容不出来的疼。”阳鹏说:“我是怕影响医生、护士工作,才不喊疼!”

        阳鹏右手烧伤极重,如不及时做皮瓣修复手术,就会丧失功能。但做皮瓣修复手术,不仅要冒感染的风险,更要忍受巨大痛苦。

        “做!”阳鹏对主治医生说:“我不能没有手,我还要回部队上班!”

        所谓皮瓣手术,就是将烧伤的手指埋入自己腹部皮肤,然后用石膏将手和腹部固定,等到腹部皮肤长在手上再分离开。而阳鹏的右手皮肤全部烧焦,无法打石膏,只能用针将手缝在腹部,难度和痛苦成倍增大。

        整整21天,阳鹏没喊一声疼,没流一滴泪。手术成功,阳鹏的右手保住了!

        从阳鹏病房的窗户望出去,恰好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段日子,在晨曦中看国旗是阳鹏一天中最振奋的事情。“是她给了我力量和勇气。为了她,我要尽快站起来。”阳鹏说。

        2010年12月18日,阳鹏终于站了起来,迈出负伤后的第一步。那一刻,阳鹏兴奋得像打了一场胜仗。

        英雄梦

        阳鹏总是觉得心里火热,不知是因为排汗不畅,还是那颗炽烈的强军报国之心!

        阳鹏从小就有英雄梦。2007年7月,阳鹏以优异成绩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如愿分配到驻守东海前哨的某驱逐舰支队,在“遵义”舰任副雷声长。

        这是一支英雄部队,曾取得“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2次被中央军委荣记二等功,建军80多年,走出过110名共和国将军。“忠诚、勇敢、精武、善战”,是流淌在这支部队官兵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对军人而言,打赢是最高使命,是最终追求。阳鹏清楚,“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是前辈们创造的,自己的使命就是铸盾砺剑,随时准备打赢“第八次战斗”!舰艇出海训练,遭遇恶劣海况,狂风掀起巨浪不时盖过驾驶室,阳鹏连胆汁都吐了出来。阳鹏不惧,依然坚守在战位上。艰苦的训练让阳鹏胆气十足:2008年8月,支队举行岗位练兵大比武。由于雷声长在外上学,整个部门的比武任务都压在阳鹏身上。他向舰长立下军令状:“一定争取夺冠。”结果,他带领“遵义”舰雷声部门一举摘得比武桂冠。

        2009年11月,阳鹏调任支队岸勤部管理科管理员。阳鹏激情不减,他把机关食堂伙食、支队车辆调度、家属来队住房分配等工作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官兵十分满意。

        前不久,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将湖南省人民政府奖励的2万元见义勇为奖金,连同同车乘客捐的6000元钱,一并捐给湖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阳鹏说:“我想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本报记者 温庆生)

     短评

     让我们唱响这支“歌”

     磬声

        阳鹏曾对朋友说:“军人挺身而出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仔细品味,这句话道出了阳鹏的心声,也诠释了自己的行为。阳鹏以火热的激情火热的心,践行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浴火救苍生,烈焰铸军魂”。在生死抉择面前,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使阳鹏唱响一曲赴汤蹈火的“使命之歌”。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五句话,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其中“献身使命”是落脚点--忠诚于党的坚定决心、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报效国家的庄严承诺、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要靠献身使命的实际行动来落实兑现。让我们都向阳鹏学习,唱响献身国家和人民的“使命之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