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给地球震动把脉的人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04 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地点是远离人烟的偏远地带,工作的方向是“向地下”探索未知的秘密,记录地球的每次震动。隆冬时节,记者来到甘肃陇南、天水、兰州,近距离接触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地震监测者。

        “30多年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测量数据不能间断。”1979年就参加地震监测工作的甘肃省通渭地震台台长漆银录说。他所在的通渭地震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海拔1870米。漆银录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台站主要有地电观测、水氡观测、气氡观测。其中水氡观测需要每天到距离台站15公里外的山泉取水样。”通渭地震台现在只有漆银录、张世明、曹本刚3个人,他们都在台站工作了30多年,无论骄阳酷暑,还是冰雪寒冬,他们坚持每天轮班上山,确保数据连续可靠。

        记者见到曹本刚时,恰逢他刚取回待监测的水样。按照监测的要求,他必须在早上7点半赶到山泉旁,确保样品必须是早上7时25分至35分之间的1分钟内所取得的100毫升泉水。冬天一下雪,道路几乎骑不了车,他们基本要靠步行往返于地震台和观测站之间。

        每个值班日的早上5点半,56岁的曹本刚都会准时出门,骑上自行车到30里以外山泉取样。“我每天的作息千篇一律,已经成了生物钟,早晨取回水样,读数化验,进行重复测试,记录数据,按时上报观测结果,保证资料连续可靠、准确及时。期间还要维护数字化仪器设备,保证数字化设备的正常运转。夜间,就守在机器旁边休息,保证其正常工作。”

        “在这里生活适应吗?”记者问道。“除了喝水不方便,生活条件比起以前改善多了。刚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洗热水澡了。平时自己种菜,自己做饭,休息时候还可以上网。以前的仪器需要手写记录,不论白天黑夜隔两个小时就要检查一次。从2008年开始,甘肃省各台站陆续实现了数字化联网,工作高效多了。”曹本刚告诉记者。

        因为当地的井水碱度含量高,日常饮用水需要依靠拉水补给。每次运来一车水,他们就把水贮存在地下水窖里,只有做饭喝水才舍得用。由于长期用当地的“苦咸水”洗漱,漆银录他们3个人都呈现出黝黑干裂的肤色,洗干净的衣服上总带着碱渍的痕迹。

        “由于通渭地震台海拔相对较高、饮水又不方便,眼瞅着分来的大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转行离开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仨老头子,都快退休了。年轻人受不了这个寂寞啊!”漆银录指着墙上的获奖证书给记者看,“但我们还是很开心,我们观测的数据,连续6年获得甘肃省地震观测资料评比第一名,最近两年还获得全国评比资料前三名。”

        “上天容易入地难”, 地球内部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对“地震的有效预测”是地震学的终极目标之一,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事。随行的甘肃省地震局副局长杨立明博士告诉记者:“就像人的脉搏一样,地球也像脉搏那样的连续不断地变化,这些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地震监测台所组成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地震监测网络,对地下构造、震动、形变、地磁、地球化学等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为准确、及时测定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大小提供了基础数据来源。”

        “这些每天记录的资料是非常宝贵的,需要一代代传递下去,如果监测网精度和广度足够,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科研工作者就有可能在我们记录资料的基础上破解地震预测的难题。”甘肃省陇南中心地震台台长苏永刚说,为了保证测量免受地面活动干扰,地震台一般都设在远离市区的偏僻之处。地震监测人员在工作中缺少与人交流,却常常需要争分夺秒,工作平凡枯燥,需要的是常年坚守,耐得住寂寞。(本报记者 赵 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