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迈向现代后勤新时代

    ——我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6日 01版)

        自党的十七大作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部署后,全军后勤按照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策,积极推进保障体制和后勤管理等领域创新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一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正引领我军阔步迈向现代后勤新时代。

        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

        近几年来,全军后勤打破自成体系、条块分割的保障格局,将国家、地方与军队力量统筹运用,将战略、战役、战术后勤紧密衔接的一体化保障体制,为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抢险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安保警戒,我军依托现行统分结合的保障体制,以任务部队建制后勤保障力量为主体、联勤支援和地方保障力量为补充,科学筹划和运用保障资源,全面提高伴随保障和应急保障能力,为任务部队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保障。

        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着力构建更广范围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体系、快捷灵敏的后勤动员体系、军民结合的军事物流体系,促进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

        2005年以来,军队保障社会化开始由驻大中城市的军以上机关和非作战部队扩展到小散远单位,改革范围由生活保障扩展到通用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公务用车、非公务电话通信保障、人才培养、军队文化事业等10个方面。

        今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十二五”期间军队保障社会化规划》,我军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拓展到其他保障社会化、多样化军事行动保障社会化等多个领域。

        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

        2005年以来,全军后勤发挥信息技术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以“一个后勤数据中心,军人保障卡和军事物流两个系统,后勤一体化指挥、后勤业务通用办公和后勤信息服务三个平台”等大型综合型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手段的复合发展。今年开始在全军推行的军人保障卡,实现军人供应保障身份确认和持卡发薪、持卡消费、持卡就医等10项功能目标。

        后方仓库、战储管理和后勤装备管理3个物流信息系统先行建设完成,被装、油料、运输、采购、药材等物流分系统建设已经展开。按照机械化过硬、信息化顶用的要求,构建涵盖不同层次和各军兵种的11大类、139种、212型装备的第二代新型后勤装备体系。

        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走进营区,我军基层部队的变化日新月异。花园式营院,精美的太阳能路灯、触摸式水龙头……推行后勤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带来一片生机。坚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规划计划为主导,广泛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出台法规规章150多部,深化预算、采购、医疗、住房、保险等政策制度改革,确保我军现代后勤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日益完善。

        加强军费资源科学统筹,持续推进资产管理、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资金收付与经费预算相分离等改革,加快构建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标准制度体系,确保军费的投向投量不断优化,战备建设、人员生活、教育训练、政策制度改革等得到重点保障。

        目前,全军后勤正集智攻关,研究制定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目标任务框架体系》,提出从总部、军区(军兵种)、军、师、旅团和营连不同层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具体责任、质量标准和目标要求。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本报通讯员 隋 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