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社会时空

    秋夜赤柱

    陶 然(香港)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4日   12 版)

        这班从北角开往赤柱的巴士,周末晚上七点半便已是末班车了。赤柱我当然去过,只不过都在白天,最多入夜便离开,这般夜游,倒是第一回。

        车子在半山蜿蜒而行,空旷的蓝色夜空,一颗孤独的星星,安静而耀目,就那样挂在东边,令人的心潮在宁静中掀起波澜。久居闹市里的水泥森林,星星月亮早就消失在视野中,此刻重拾那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流逝的岁月似乎在刹那间汨汨回涌。本想拍照,但心思已经堕入那氛围,竟忘记将它摄入镜头,等到惊觉,车子已经下坡,移步换景,哪里还有什么星星?

        晚上的赤柱广场并不热闹,只有几个年轻人在打打闹闹,我们乘扶手电梯下到海畔,美利楼静静立在那里,大概是在进行什么工程吧,海畔给围住,无法接近,只好远望那中式瓦面斜顶,默默回忆楼内那仿希腊复古式圆形石柱。美利楼是香港硕果仅存的古欧陆维多利亚建筑,楼高三层,糅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主要以巨型花岗岩为材料。它建于1844年,原本坐落在金钟花园道(中国银行大厦现址)。作为一级历史建筑物,它见证了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已不适合继续留在闹市,有关当局于1982年将它拆卸,每块砖头都进行标号,按原来的模样于1998年在赤柱海旁重建,并于1999年重新揭幕,成为赤柱的地标之一;而它的搬迁,也翻开了香港保护古迹文物的新篇章。

        美利楼只能远望,而建于1767年的天后古庙,这晚也没时间再去。我只记得它的主神是天后,副神却很多:观音、关帝、车公、北帝、金花、洪圣、济公、城隍等等,诸神和平共处,反映出早期农业社会人们的多神崇拜现象。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正殿左墙挂着的一只老虎皮,它因长期承受香火,被熏得发黑了。背景故事是:1842年某天,赤柱警署印度籍警员罗·阿星当值,一只老虎从海上浮来,上岸后见人就扑,被阿星举枪射毙;此虎重达240磅,身长73英寸,倒霉的老虎吃人不成,它的皮却成了买路钱,永远留存在这里了。

        还有什么东西继续留在这里,已经顾不得一一追寻,海潮在呢喃,抬头但见写着“赤柱”二字标志的小条幅在柱子上随风摇摆,忽然想起有人说过:赤柱太小,无处可游。其实不然,只是这个晚上太匆忙,我们无法一一到访。摄录机悄悄转动的声音,在这静夜里滑行,记下了此刻的赤柱情态,也留住了人影心声。疾走的是时间还是背影?但闻夜风在轻轻吹,一首歌隐约传来,似曾相识,待要仔细回忆,它却已经飘然远去,再也不可追踪。转到赤柱市场,已经正规化的店铺纷纷拉闸关门,还是从前有些杂乱感的赤柱市场更有风情,转来转去总有柳暗花明的乐趣,如今这般直截了当,余韵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位于港岛东南区的赤柱,临近南中国海,是香港开埠初期的一个重要市镇,1841年港府第二号宪报上记载,英国政府于1841年5月所做的户口调查显示,当时的赤柱已有2000人,占了港岛总人口的25%。“赤柱”一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出名的一种是:从前这里有一棵巨大的木棉树,每当木棉花盛开的时候,看上去有如“赤红的木柱”,因而得名;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当年海盗猖狂,住在这里的客家人以客家音向外人介绍此处时,原意是说“贼处”,但发出的音调近似粤语的“赤柱”,而流传下来了。

        于今,赤柱已经从小渔村演变成一个低密度的海滨住宅区和热闹的旅游区,欧式的房子散发着闲散的气息。是20年前的夏天吧,我第一次跑到赤柱照相,那倚着小洋房的笑容是何等的青春飞扬,如今小心翼翼地拾回,竟有唯恐惊破美梦的感觉。眼下夜色中的赤柱大街人流正旺,菜馆一间接着一间,以灯色、音乐、招牌和香味各自诱惑途人,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抉择。夜色中我们本已进入一家南美菜馆,那跳荡的音乐自有独特风情,可是好位置都没有了,于是登上一家位于二楼的泰国菜馆,只因为凭窗可以俯望赤柱的秋夜风情。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室内有吊扇在轻轻转动,夜风从窗外吹来,比起密封餐厅的冷气,有更多的自然情趣;即使以那窗口为背景留影,也能捕捉到室外活泼流动的风韵。忽然想起京城郊区香山脚下的秋夜,坐在“听蝉轩”二楼的阳台,寒蝉噤声,树影恍惚,上山车子的车头灯流过来又流过去,营造出一个不很真实的世界;我们悠悠的话语懒懒地漫了出去,竟在那夜色中化解,变得无影无踪。而今,这里烟火人间欢声笑语,虽没有闹市的喧嚣,却也真切得可以枕海听隐隐涛声。

        抬头一看,月儿正上中天,夜露漫漫持久袭来,猛然便想到那句: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时才有点明白,什么叫做夜凉如水。

        (作者为香港著名作家,《香港文学》主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