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重点改革的内容之一。
今年是《方案》实施的最后一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如何?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没有得到改善?这些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审计关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6至9月,审计署组织了沈阳、武汉等10个特派办,分别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广东、湖北、四川等10个省(市)所辖的部分县2009年至今年6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以及建设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审计署将通过审计调查,重点检查中央和地方有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阐明了此次审计的目的。
据了解,截至目前,审计署共调查了10省(市)的45个县(市、区),重点调查了77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31个乡镇卫生院和677个村卫生室。
据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介绍,审计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初步建成了一批符合农村医疗卫生需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得到规范,相关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农民就医负担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
但审计调查也发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有的地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不达标或闲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能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
基层医疗机构留住人才是关键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龙潭镇中心卫生院已经完成了改建,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里,四乡八里都有患者到这里看病。该院院长杨永兴告诉记者,医改后他们买设备再不用自己掏钱了,全都是国家买单,医疗设备跟上了,乡亲们都愿意来这里看病。
“要是院里能多几位医生,我们就能更好地给乡亲们看病了”。1992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的杨永兴是唯一的副主任医师:“院里只有6位医生,实在是太少了。”
乡镇卫生院是离农民最近的正式医院,但过去农民却是“小病找乡医,大病上县城”。“这和基层医疗条件欠缺有关,关键还是基层医疗队伍缺少人才。”鞍山市卫生局副局长关永红说,“国家医改在于‘强基层’,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吸引人才,才能实现农民不出镇,就能看常见病;农民不出县,就能看疑难杂症。”
不只是岫岩的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人,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在对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沈阳市法库县等其余5县(市)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存在同样的问题。据审计署沈阳特派办行政事业审计处介绍,审计调查发现,由于医院基础薄弱、吸引留住人才能力有限,现在一些县(市)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还是偏低,医生素质亟待提高。
“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署沈阳特派办有关负责同志说,“部分县市区农村卫生人员编制核定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基层医疗机构留住人才是关键。”
审计署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通过研究和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 何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