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说说看病的事11

    崂山里的“优生经”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01 版)

        青山苍茫,群峰峭立。寒意料峭的初冬时节,记者一走进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山里的社区卫生室,就被一群农家大嫂热情地围住:“您听说过‘花钱买健康’、‘免费查体’,听说过健康查体‘倒贴’吗?你们城里人可比不上俺们,俺们就是一群这么幸福的庄户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就在记者纳闷的时候,快嘴的大姐们就嚷嚷着说:“俺们山里人以前总觉得,没病没灾的查啥体?费钱费事还费工夫。现在好了,查体的车开到了家门口,还给俺们发10元钱误工补贴,这样的好事儿谁能错过?抢着来还嫌晚呢。”

        “为了念好这本优生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区里免费实施了优生系列化服务工程、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和生殖健康保健工程,区里每年拨出专款组织育龄群众健康查体。”看着育龄群众踊跃排队来查体,青岛市崂山区计生服务站站长王晓光告诉记者,“以前群众受思想意识、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主动参与性较低,为了将惠民的事儿办好,我们就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的制度,通过‘零收费’、个性化服务、经济补助等手段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生育、节育、生殖健康等服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为满足群众需求,崂山区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给群众提供婚前检查、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保健和病残儿母亲再生育保健等全程的免费保健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也由仅对户籍人口的育龄群众拓展到全部人口,构建了市民化服务体系,实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来自东北的打工妹崔霞,在社区计生办签下了“知情同意书”后,如愿领到了叶酸片,还能定期得到专业的随访与指导:“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做崂山人的福气!作为一名流动人口,能与常住人口享有同等待遇,做梦也没有想到。”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小家庭里可做和谐的大文章。”青岛市崂山区人口计生局局长王绍美说,“加大对人口发展和家庭福利的投入力度,只要我们的服务让每个人、每个家庭发展幸福了,那么这个社会就和谐了,这也是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本报通讯员 薛晓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