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

    ——三位最美老师救人背后的思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02版)

        感动与感慨

        本报连续两天刊发的最美教师系列报道(11月19日《三位老师 一位打工妹 三个鲜活的生命》;11月20日《“衢江四小”和三位“最美老师”》),报道了浙江省衢州市三位老师和一位打工妹救下一氧化碳中毒的母子三人的感人故事。这个初冬里最温暖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印象:为什么这个学校会有“我们没有大楼,我们也没有大师,但是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这么美好的办学理念?  

        衢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医生说,如果再晚半小时,这母子三人的生命就无法挽回了。

        我们怎能不感动:仅仅因为例行的晨检,发现两个孩子迟到,两位班主任开始相互询问了解;当她们与家长联系,发现家长电话停机;正准备上第一节课的两位老师,在几分钟之内就和其他老师商量紧急换课;又向校长报告,请体育老师江忠红一起开着自家车,沿着学生上学的路寻找……终于了解到母子三人处于万分危急状态。

        我们怎能不感慨:这次事件确实存在很多假如:假如两位班主任对学生缺席不当回事;假如两位班主任只是给家长发个短信,告知学生缺席;假如两位班主任因为上午有课,放弃追寻;假如到了学生家闭门而最终放弃……这背后,体现出老师们多么难能可贵的细心、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

        大爱有痕

        衢江区第四小学常年失修,设施简陋,学校连个正大门也没有,车子都开不进。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帮助下,学校争取到200万元资金,修建了大门,整建了操场,办起了食堂,重新拉过电线,每个教室都换上了新玻璃……硬环境改变了,新任校长马建红欣慰的同时,与全校39位老师同样,她深刻意识到提高学校软环境刻不容缓。

        学校生源杂,该校530多名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400人,占学生总数的七成多,是个名副其实的不挂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来自10多个省的学生到这里就读,由于各地教学基础不一样,学生学习起点不同,家长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经济收入普遍不稳定等因素,还由于作为弱势群体,孩子们的家长早出晚归、工作劳累、生存压力大,孩子们在家庭中普遍缺少关爱、缺少呵护,同样也缺少应有的辅导和督促。面对这些孩子,校长马建红和老师们一起陷入沉思,他们常常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孩子”、“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们会怎么想,我们该怎么做。

        2010年新学期开学典礼上,马校长对全校老师说,我们学校可以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是我们应该有大爱。

        马校长的话在全校老师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与回应。学校首先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提出“把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收进来,把最困难的家庭关照好”。

        四(2)班伍靓雯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家庭生活困难,孩子的就餐费也没有着落,老师们做出了倡议:让我们每位老师省一口,绝不能让小雯饿肚子。

        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学生的信息,学校建立了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学生自身健康情况、性格特点、上下学线路等十大类30多项应知晓档案。这个档案中的信息,两年来已在学生的多起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非常及时有效的作用。

        在学习上,学校举行“聚焦每一个”、“百分百课堂”教学,研究“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动起脑来”、“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英语课上动起口来”、“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科学课上动起手来”、“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语文课上动起笔来”。

        考虑到城里的孩子有条件参加各种兴趣培训班,学校推出了“快乐星期五,生生进社团”活动。虽然学校只有36名教师,有才艺的不多,但是学校依然要求老师们尽可能去学习掌握一门业余爱好,能在“快乐星期五”中让孩子们多一点快乐,多一份兴趣。

        这是真正的大爱!

        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徐朝金说,这件事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因为这个学校近几年来,在落实教育常规的情况中,一直倡导忠诚教育的事业心、视生如子的爱心、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决不放弃的恒心。

        11月19日下午,学校开了主题为“关爱孩子,我们还需更努力”的恳谈会。校长马建红说,其实这件事暴露了我们“十大知晓学生档案”的漏洞,我们只有家长的联系电话,如果我们还建有其亲戚的联系方式的档案,那么就能赢得更多抢救生命的时间。多亏了女打工店长夏肖艳及时叫来了孩子的舅舅,打开了门……她恳请家长们就日常教学管理中,哪些是需要学校继续坚持的、继续保留的,哪些又是亟待改善的,多提宝贵建议。

        面对校长的自责与真诚的请求,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家长,一个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家长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他们,他们的孩子,太幸运了,碰到了这么有大爱的小学,这么有心的老师。

        大爱有源

        “我们怎么能不对他们有爱心。从读师范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记住了前辈陶行知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姜文老师说。

        四小几乎所有老师都来自农村,包括校长以及三位救人老师,他们对农村孩子的艰苦环境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有着深深的同情。

        马建红校长和陈霞出身教育世家,姜文的许多长辈也从事教育,她们一致说,长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耳濡目染,他们走上了教育岗位,爱上了这个职业。

        老师们的大爱,如今有了丰厚的回报。2011年7月,在衢江区小学六年级学科统测中,衢江四小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居全区第一,第二次获得全区统测综合排名第一。

        一位哲人曾说过,“爱你的每一个学生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请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对于这段话,最美老师姜文感触至深。从教14年,也曾有人看不起他们学校,看不起他们的学生。但是姜文有一位名叫戚晶晶、从四小走出去的学生,不但考上了人民大学,还被保送到北大读研。每年过年,戚晶晶回家都要来看望她。姜文说,这带给她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本报记者 严红枫 衢州日报记者 应 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