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从“崩溃边缘”到国家级重点

    ——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两年巨变探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06版)

        四所发展艰难的中专学校经过整合,一年时间就“脱胎换骨”,从创建自治区重点中职学校,到自治区示范中职学校,再到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两年中实现“三级跳”。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这样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政府:下“血本”办学校

        河池职教中心学校的前身——原河池市机电工程学校、河池财经学校、河池民族中专、河池经贸学校等四所学校相邻,但分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师资力量薄弱,设备严重不足、生源竞争却很激烈,发展举步维艰。经贸学校中职学生甚至仅有100多人,老校长卢普暾坦言:“学校已到崩溃边缘。”

        如今,走进职教中心学校,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迎面扑来:崭新的教学楼、干净的校园、先进的实训设备;组建的28个专业群,4个专业成为自治区示范专业,4个基地成为自治区示范基地……

        “政府真是下了‘血本’办学校!”谈起学校的变化,该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何成相深有感触。

        2008年8月,河池市委、市政府决定:四校合并,组建河池市职教中心学校,并筹资5亿元建新校区。

        数亿元的投入,对“老、少、山、穷”的河池市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但是,市委书记蓝天立说:“这钱值得花,必须花!”他认为,艰苦一点,多想点办法,钱会有的,因为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河池的发展大计。

        河池的建设用地十分紧缺,但市委、市政府仍然在城区中心地带征地350多亩,用于新校区建设。目前,新校区的第一期投资3.2亿元,占地280亩、容纳10000人的新校区已全面动工,今年底将可完工。

        学校:弘扬敬业精神

        记者来到学校采访时惊奇地看到,位于操场旁的教师宿舍楼杂物间,竟挂着“汽车专业实训室”的牌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熟练地操作机器。原来,这是因为学校实训场地不够,老师们主动将家里的杂物房腾出来用作教学,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

        何成相告诉记者,在整合初期,学校就通过竞聘上岗,把原来各校区的78个中层岗位压缩到43个,从而将最好的资源集中到办学上来。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对教职工进行民主化、精细化管理,这让教职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学生努力地学、老师尽责地教”,如今已蔚然成风。

        梁朝益老师告诉记者,在争创“国家重点中职学校”时,他们到外地学校“取经”,人家说,一所新组建的中职学校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至少要两年。但是,河池职教中心学校的老师们“拼命”干了三个多月就完成了目标。

        学校把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办学的标准,满意度由组建时的60%提升到目前的95%。招生人数也连年上升,办学规模居广西中职学校前列。

        学生:以技能为本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新购进的十多部小车格外显眼,学生们正忙着进行汽车二级维护操练。指导老师周昌龙老师今年刚20岁,他在去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被学校直接留任指导老师。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学生实训完全按照4S店程序进行,可以学到汽修与维护的整套流程的知识。

        目前学校拥有7个校外实训基地、10多个校内实训基地,拥有50多个实训室。其中,机械加工技术、汽车维修技术等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实训基地。

        学校还引进服装厂和企业生产线,给学生提供了工学结合、学用结合的平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各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办“纬创班”、“风华班”等企业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到企业工作了。

        过硬的技术让学生就业时格外吃香,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对口就业率达90%。去年,仅柳汽、佛山福迪两家公司,就接收了该校400多名毕业生。

        (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梁家海 韦俊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