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守好第一关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5日 05版)

        穿过绵延起伏的草原,一列列满载各种物资的列车从俄罗斯驶入我国境内,这些源源不断运输货物的国外列车最先过的一关就是“车辆外观检查”。

        “我们担负着给列车‘体检’,为国家把关的重任。如果因为工作疏忽把‘带病’的列车放进来,会给铁路运输安全和国家造成损失,甚至会产生国际影响。”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车辆段满洲里运用车间国境站技术交接所“三八”女子检车班工长陈佳和她的姐妹们,把守的正是这一道关口。她们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这里,被誉为口岸“金花”。

        近日,记者来到满洲里口岸采访。风灾是满洲里市主要灾害之一,国境站技术交接所值班主任李学民幽默地说:“我们这里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只要来了列车,检车员就得马上去接检。尤其是冬季,穿得多厚实,寒风都能打透。

        顶着呼啸的西北风,记者跟随着检车员陈佳、张翠艳、李晓坤一起去体验了一次“足底按摩”。

        张翠艳边检车边向记者介绍情况,“平均每天要检车13列,每列车70节左右,长度有1300多米。就像你现在看到的,我们一直在重复下蹲、抬头、探身这样的动作,如果发现问题,就要登记,等待与俄方工作人员核对。”一路上,她们认真搜寻,这儿摸摸,那儿敲敲,踩着石砟前行,一趟走下来花了将近1个小时,脚掌被硌得生疼。

        检车时如果发现故障车,就应该拒收,待俄方排除故障后再接收。但是,车辆拒收就意味着货物拒收,这直接影响到口岸过货效率和客户利益。所以,每次发现故障车,俄方人员进行修理时,检车员们都守在旁边帮忙,给他们打下手。俄方人员不理解,为什么她们要做这些与自己薪酬无关的事情。可陈佳她们心里有数:这都是国家和企业利益的需要。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国境站技术交接所共接俄方货物列车3010列,发出3007列,发现各种车辆故障31695件。

        陈佳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前辈们那里学来的,已经退休的老工长赵金花就是她们最好的榜样。赵金花和丈夫都是检车员,经常两人同时上下班。那时候孩子不到6岁,白天可以放在幼儿园,晚上就只好“狠心”地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每逢赵金花上夜班,孩子都会眼泪汪汪地扯着赵金花的工作服哀求道:“妈妈别去上班行吗?别把我一个人放家里行吗?我怕!”但赵金花只能狠心地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听话,自己好好睡呵!”说完急忙就走……到单位时,她脸上的泪痕依稀可见。(本报特约记者 朱伟华 本报通讯员 王中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