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否则,就是忘恩负义。陈自绪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家庭的贫困对孩子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超过了想象,老人希望通过信件和电话的交流让孩子们摆脱阴影。
各自的不幸
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拿着贫困学生名单,陈自绪说起了这些家庭心酸的故事。小刘的父亲是老实的农民,母亲来自云南勐海县,没有身份证,现在他还是“黑户”;小邱的父亲因病难受喝农药自杀,母亲跟人跑了;小程三姊妹,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农忙时来不及做饭,就用开水加盐泡冷饭充饥;小燕的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嫌弃两母子离家出走,小燕跟外婆生活;小吴的父亲患有癌症,母亲有痴呆,土砖房雨中坍塌,寄居亲戚家中……
陈自绪拿着一封小学生写的信说:“童年的苦难,给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中孩子写道:“家里就只有我和爷爷,我爷爷还经常不回家睡觉,经常我一个人在家。晚上睡觉我很害怕,碰到没有饭菜吃的时候,我只好饿肚子。我经常想起妈妈爸爸,我想爸爸你为什么会那么狠心丢下我不管呢?我恨爸爸妈妈,只有您对我好。您对我的好,我不会忘记的。等我长大了,我会去看看您的,您比我的亲爷爷还要好。您知道吗?我常常一个人哭,特别是当很多人骂我‘娘死爹不在’时。”
难以摆脱贫困阴影
当贫困学子得到经济资助升入了大学后,只是在物质上暂时解决了基本的学习问题,他们依旧难以摆脱贫困对自身的影响。在陈自绪收藏的253封贫困大学生来信中,孩子们写道:
“您知道吗?当我来到大学时,才发现所有的新生都被安排在了公寓,一定要交900元,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可怜,竟然连安身之处都没有,为了调剂到普通宿舍去,我足足等了15天,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公寓管理员天天催我……想想我的心都是酸的……”
“压力挺大的,班上同学不仅学习好,素质也很高,而且很多同学家里挺有钱,他们有先进的学习设备,我要想超过他们,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不想以那个特困生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贫穷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家人知道我考研初复试过了,都很高兴,爸妈说一定要支持我继续读研,我现在有些犹豫,这两年研究生费用连年攀升,今年是两万八,这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学校与国外名校的交流生名额相当多,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只需要学生负责往返机票,其他一切费用皆免,在报名学生里按成绩先后选拔,交流时间多在一年到两年。当初想去韩国高丽大学,成绩也相当靠前,但是往返机票得一万元左右,家中贫困,一千也难以掏出来,也就只好作罢。”
不是不感恩,而是口难开
贫困的家庭让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了他们敏感的性格;封闭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导致了恩情在心却是口难开。
“我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的人,因此,当我面对您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我的感谢之情,但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会永远将您铭记于心的,您的恩惠,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的。”
“我是真心感激您,但是由于我内心实在觉得对不起您,我就只能做出懦夫的选择——逃避,不敢去打电话给您。您知道吗?站在电话亭旁边,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想伸手拨打您的电话,但我实在是……”
“我想告诉您一个事实,就是得到过您的帮助而没有与您联系的同学,他们并不是忘恩负义,并不是不感激您,只是暂时将此份恩情藏在心底,或者是他们大学里遇到了新的烦恼和困难,需要解决。”
陈自绪告诉记者,他们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自我的心理调节,解开心结。一位学生写道:“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他让我们学会了思考,我们经历得多,对生活的理解更深刻。其实,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你认为它好,它就是好的。很多农村的学生很自卑,很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过去,感觉被人知道了自己家很穷就会丢自己的脸,这样的人决不在少数。可能只有时间才能改变他们的观点。”
追随陈自绪助学的邹培建告诉记者,受助学子大致分为三类:有懂得感恩的,也有忘恩负义的,更有大部分是不懂表达的。邹培建说:“不懂得表达感恩,让社会上的人觉得做好事不仅没有好报,连句好话都没有,资助人因此成为了一些人的笑话对象。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教会那些不懂表达的孩子说出心中的感谢,该多好!”(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纪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