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当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1日 16版)

        “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部、光明日报联合举行的“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来自高校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应当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排头兵。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提炼出增强文化实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要实现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大学必须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构筑文化育人的新格局,激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魅力。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文化育人的向心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师生教育全过程,增强文化育人的凝聚力;要用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明的菁华滋养师生,增强文化育人的生命力;要用百年积淀的学校传统与文化特质教育师生,增强文化育人的传承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增强文化育人的亲和力。

        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吴志成解读了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大学作为文化保存、研究和传播的中心,也是新文化生产、创造和发展的策源地。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先进文化,既是大学基于自身性质所担当的使命,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应该自觉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通过加强文化育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以及思想文化精品的创作等工作,引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努力成为文化再创造的开拓者和发源地。作为文化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要利用大学的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结合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认为抓文化品牌建设是抓住了“牛鼻子”。大学文化一般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经过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组织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师生作为主体共同创造并代代传承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渗透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离开了大学生活,大学文化就无从谈起。大学文化的依附形态给自身建设带来了诸多困难,人们往往找不到文化建设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这样的状况下,集中力量对一些体现文化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即进行品牌建设,是扩大文化影响力、辐射力的重要途径,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带动大学文化的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向波涛强调以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底蕴。我们要认真总结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在寻找那些不变的文化“遗传基因”同时,重点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要牢固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学习国际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广泛开展师生互访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在增进对国外文化了解的同时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在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文斌建议将文化融入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大学文化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贯穿学校工作的全局、全过程。大学文化既体现在精神价值层面,也表现在制度、物质层面,从根本上,大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先进文化,并用这种文化培养人才。我们要特别注重将文化融入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和领域,注重研究挖掘部门文化、行业文化,并以此成为激发各部门各单位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和制度保证。如在党团活动、教书育人、科研道德规范、管理程序和效率、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必须将文化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并带动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注意进一步调整大学的工作评估体系,要将文化软实力作为硬任务布置,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深厚的制度文化基础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蔡劲松重视拓展大学文化繁荣发展新境界。大学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的过程,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积淀。大学文化必须从社会历史发展大背景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努力破解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社会文化转型和文化变迁过程中,克服模式化、同质化、庸俗化和精神上的“贫血”,深切关注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继承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花朵”,当下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使大学文化这一大学及大学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在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大学办学历程中,以其独有的精神品质、精神标高的跃升实现自我革新;二是在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层面上,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与高等教育实际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发展的视野中推进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引领时代的文化风尚。

        (本报记者 张春丽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