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理性重建信任,医患才能“双赢”

    王甘武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7日   02 版)

        对医生不信任引发的“八毛门”事件刚刚平息,“录音门”事件又浮出水面。近日,1岁半男孩小涵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手足口病,其父因对医生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同时复印孩子病历、检验结果等咨询院外专家。面对患者家长超越“医疗常规”的做法,会诊医生深感压力和干扰。

        医院很“无奈”,患者很“受伤”,事态的发展,表明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角力。尽其所能的医生,与谨遵医嘱配合治疗的患者,本该是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攸关双方,如今却成了相互猜疑、相互提防、激烈冲突的对手。这是当下一些医患关系剑拔弩张的真实写照,也是医患双方身陷困境的悲哀所在。

        从“八毛门”到“录音门”,我们看到某些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甚至偏见。虽然患者的怀疑事后证明并不总是有理,但在手术左右不分、缝针后“不交钱就拆线”、男性被做“子宫整形术”等极端个案的刺激下,某些患者的“恶意揣度”,其实是有滋生的土壤的。

        信任是科学施治、医患“双赢”的前提,不信任只能导致隔阂,加剧医患“双输”的结果。事实证明,医患双方的恶意提防无助于化解矛盾,靠“闹”更无法使医患关系回归正常。消除医患关系中的不信任,解开矛盾症结,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信任的基础是理性和理解,实现医患信任的关键是消除医患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强势地位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有义务保障患者获知足够的救治进展信息,让治疗过程更加透明,并严格主动地留存治疗记录。这样,不仅让患者体会到救治的温情关怀,也能感受到救治过程的尽心尽责。这既是赢得患者理解配合的有效方法,也是保存证据、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作为患者及其家属,病痛的折磨、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绝非不讲科学、固执己见的理由。由于医学水平和技术局限,诊治过程中难免存在难以尽知和无法避免的风险意外。患者家属如果录音、全程参加会诊,固然有用外力迫使医生谨慎诊治的用意,但客观上也会给医疗过程带来干扰,无益于正常诊疗。

        当然,信任的建立还离不开完善的救济渠道。当医疗纠纷、事故发生之后,如果有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权威仲裁,或许能及时化解医患间的矛盾冲突,有效修复医患信任。借鉴国外经验,在医疗事故纠纷的仲裁人员组成中,要更好地体现专业、权威、中立的特性,确保事实认定准确,仲裁结果公正,这也是重建医患信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