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记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杂技分团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7日   01 版)
    杂技剧《天鹅湖》剧照 资料照片

        走进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杂技分团荣誉室,3尊5公斤纯金铸成的“金小丑”奖杯和261枚奖牌,就像一张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闪烁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之光。

        世界杂技界公认的最高荣誉“金小丑”奖杯,获得一尊已令人惊羡,一家独享三尊,堪称“神话”。这个杂技分团,凭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创新艺坛,被中央军委授予“艺坛楷模”光荣称号。

        “天鹅”一舞世界惊

        足尖一点,一只美丽的“东方天鹅”便飞到王子背上,旋即在王子双肩和头顶,跳起曼妙绝伦的芭蕾……

        这是杂技,还是芭蕾?2002年1月,第26届蒙特卡罗世界杂技大赛上,杂技“芭蕾对手顶”《东方的天鹅》甫一亮相,就引爆全场,获得“金小丑”奖。

        捧着“金小丑”凯旋,战士文工团的杂技英豪又盯上新的高峰。原团长宁根福、原副团长高俊生决定,在“芭蕾对手顶”的基础上,创排杂技剧《天鹅湖》。2004年10月,杂技剧《天鹅湖》在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中华丽登场。伴着柴可夫斯基的动人旋律,吴正丹扮演的白天鹅翩翩起舞;小丑在地球仪上找到东方,王子与随从登船出海,终于来到紫禁城……绮丽的想象,变幻的手法,匠心独运的炫技,征服了评委与观众的心。评委们将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的创作、表演、灯光、美术等各奖项的第一名,全部给予杂技剧《天鹅湖》。之后,该剧先后获得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奖”、“优秀出口文化服务项目奖”、2008年度曼彻斯特戏剧奖“最佳国际剧目奖”;白天鹅的扮演者吴正丹,获得俄罗斯国家芭蕾舞艺术的最高奖——乌兰诺娃奖。业界惊呼:杂技剧《天鹅湖》引发了一场“杂技革命”,代表“杂技未来”。

        从此,杂技剧《天鹅湖》开始世界巡演。“东方天鹅”舞遍俄、法、德、美、日等2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美丽“使者”。

        “视觉革命”的背后

        2007年6月,军队文艺团体编制调整,人员精简三分之二;同时,受杂技剧《天鹅湖》的影响,国内不少杂技团体也争相创排杂技剧。战士文工团的杂技英豪,面临多重压力。

        现任团长李亚萍没有丧失“战杂人”特有的自信。困境中,她决定剑走偏锋,打造一台杂技本体晚会,来一次毅然转身。

        2009年10月,李亚萍带着杂技晚会《生命·阳光》闪亮登场,接连斩获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和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等桂冠。业界普遍认为,《生命·阳光》让古老的中华杂技跟上了时代步伐,堪称一场“视觉革命”。

        实现“视觉革命”的背后,是李亚萍们的一连串创新——

        “借”人:不分楚河汉界广泛招揽人才;“借”智:整合全军文艺团体和院校编导资源,实现全国最顶尖艺术智慧“为我所用”;“借”资:在广阔市场寻到合作伙伴;“借”技: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把声、光、电、道、效、服“六要素”融入时尚元素,让杂技耳目一新,使观众犹如在豪华影视厅欣赏一部“杂技大片”。

        2011年6月18日,中国杂技家协会将“金菊奖”的“终身成就奖”授予李亚萍。

        创新,使杂技分团这张“文化名片”始终鲜亮。

        “金山银山也换不来”

        “来我团发展吧,房子、车子不是问题,年薪绝对超百万”;

        杂技分团荣誉多,名家、大腕多,精品节目多,经受的诱惑和面临的考验也多。

        面对种种诱惑,“战杂人”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杂技分团政委高俊生说,“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我们每个官兵坚如磐石的信念。有人提出给魏葆华和吴正丹别墅、汽车,诱惑他们跳槽,他俩一笑了之。吴正丹说:“我俩都是军人,我还是党的十七大代表,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金山银山也换不来。”

        2010年10月,杂技晚会《生命·阳光》参加国家“文华大奖”角逐前一天,主要演员张婉排练中失手骨折。这对她、对全团都如晴天霹雳。这个“90后”女孩心一横,打封闭缠绷带,忍着巨痛上了赛场。演出大获成功,赢得满堂喝彩,张婉一举夺得“文华奖”个人表演奖。

        上攀艺术高峰,下为部队服务,“战杂人”不忘军队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的方向。近些年,不管训练和演出任务多重,他们坚持到基层部队慰问演出,组织演员下部队当兵锻炼,雷打不动。

        在广西友谊关金鸡山哨所,演员黎然、谭婉霞在没有音乐、没有舞台的情况下,亮出自己的“绝技”, 表演的《艺术软功》让官兵大呼惊奇。去年8月,他们在执行出访排练任务的同时,奉命为正在“塔山英雄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创作一台晚会。杂技分团党委“一班人”克服困难,带领“战杂人”兵分两路日夜排练,两项任务硬是一个也没耽误。

        “中华风骨,战士本色”——大受感动的“塔山英雄团”官兵连夜赶制锦旗,上书这8个大字,为“战杂人”形象点睛。

        本报特约记者 李华敏 本报通讯员 田利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