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从1994年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从此,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许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成为经营城市发展GDP的不二法宝。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城市平均数——土地出让金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0%。
“土地资金—城市扩张—GDP增长”单一城市发展模式,也曾是厦门中心城区——思明区的发展之路。这里房地产业税收比重一度占到五成以上,撑起思明经济半壁江山。随着中心城区土地供应减少,房地产业已经不能再成为支持产业,唯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出路。最新数据显示,思明区房地产业税收比重下降至26.99%,但是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7.17%。房地产业税收比重持续下降,而财政收入不降反升,思明区是如何做漂亮“转身”的?
“现代”服务业“抢滩”支柱产业
中心城区是一座城市的“心脏”,是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而当这个中心城区离开土地,地方财政又该何去何从,新的支柱产业又在哪里?搞不好,地方经济就会下滑,这是地方政府所担忧的。后来实践证明,思明区路子走对了。
思明区答案在于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服务业。目前思明区服务业比重超过了80%。传统低端、粗放式的服务业业态悄然退场,一批规模大、业态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入驻。
现代服务业以占地不大产值大,污染很少税不少,“堆头”不大拉动大的优势得到了地方政府认可。在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看来,服务业走向“高端”就是要从固投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均衡拉动。
抢占高端服务业先机的思明区,在厦门乃至整个海西连创数个“第一”。即将开业的源昌凯宾斯基超五星级酒店是厦门目前已建的最高楼和最早使用单元体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财富中心既是福建省首幢国际级写字楼又是福建省首个申请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公共建筑。短短两年多时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齐聚思明区。
“螺蛳壳里做道场”同样精彩
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受限制,是中心城区几近“饱和”后迈开步伐的“拦路虎”。
中心城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厦门的思明区面积只有76平方公里。为解决经济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今年的全国行政区划再调整被称为为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开路。但厦门思明区并不在此次区划调整当中,还得在76平方公里土地上做文章。“螺蛳壳里做道场”,思明区走出一条靠“楼宇经济”,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的发展道路。
楼宇经济是指在现代商务楼宇密集的区域,以写字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出租、售卖等多种形式引进企业,从而产生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如今,楼宇经济已经成为思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进连续多年摘得亿元楼桂冠的国际银行大厦,记者发现这幢“装”有97家企业的大楼,去年纳税总额已超1.9亿元,每家企业平均税收近200万元,每平方米出租面积产生的税收达3446元。一幢商务楼宇每年创造的税收少则上百万元,多则上亿元,呈现出了楼宇经济的“财富效应”。目前,思明区全区商务楼宇数达94幢,已有8幢一年的纳税总额超过亿元。最新数据显示,思明区以约占厦门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厦门市约29%的GDP和20%的财政收入。
一“高”一“低”“调”出好未来
低碳是西方国家一种新的经济运转模式,由绿色和环保、节能等问题而汇成的新名词。这一名词几乎覆盖目前所有正在经营的发展领域。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70%碳排放来自于产业经济部门,而居民碳排放仅占30%。
厦门市是国家首批8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如何发展产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都关系到是否做到低碳。于是思明区提出了“高端产业、低碳发展”的发展理念。
如今,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成了思明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思明区的光电产业产品“熠熠发光”。从厦门走向全国,这意味着具有低碳“功能”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能赚钱还大有“钱途”。三安光电公司拥有千余台(套)国内外最先进的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设备,已实现年产外延片近百万片、芯片200亿粒的生产规模。产能规模居全国第一,占国内总产能的一半以上。与三安光电一起形成半导体照明和光伏产业集群的还有华联电子、巨茂光电、光莆电子、信达光电等。
据了解,目前,思明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占厦门市的两成以上。
(本报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宗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