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到孔子的“不逆诈,不亿不信”。孔子是在告诉我们:被骗一两次,根本不能证明你是傻瓜,更不会损害你的人格。因为别人是用合情合理的方法骗你的——你不是相信了坏人,而是相信了合情合理的东西。对合情合理的东西的信任,是人生的必要信念。如果因为害怕被骗,牺牲了这样的必要信念,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其实,《论语》之中,孔子不仅有“不逆诈,不亿不信”这两个“不”,他还有另外三个“不”,一样的重要,我姑且把它们合称为孔子“五不”。
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伯夷、叔齐两兄弟,说他们是“求仁得仁”。确实,“义不食周粟”的两兄弟,道德上自律极严。但是,《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又为我们描述了伯夷、叔齐的另一副面孔,说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有人把“怨是用希”译成: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少了。这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似乎更应该直接译成:因为他们对别人不念旧恶,所以他们的内心就没有对别人的怨恨。这样不仅从语法上讲更通达,意思也更好。
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轻松松,清清爽爽。
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心理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更有好处。
一颗没有怨恨的心灵,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心灵,是多么轻松。
要获得人生的快乐,伯夷、叔齐为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不念旧恶。孔子也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曾感慨:“莫我知也夫!”子贡以为老师郁闷,就说:老师,怎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他一生遇到那么多挫折,受过那么多打击,但内心仍然那么快乐,没什么抱怨。对人也好,对事也好,对社会也好,他的心情依然平静、温煦而友爱。靠什么?就靠这两个“不”:“不怨天,不尤人”!
这样的境界,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此“五不”中,包含着人生的正知正见,包含着对他人的宽恕和自我的放下,包含着对天命的认同和领受——这样的智慧,为圣人所拥有,为我们所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