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本版刊登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文章《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读者反响热烈,来电来函,现择精华刊登,以期引发对今日学者为学态度乃至中华文化复兴的讨论。
——编者
每到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后,各种纪念活动便纷至沓来:祭孔典、拜师礼、开笔礼、万人宴等等,但笔者觉得,如今最急需的事情,当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会通中西、融贯古今的中华新文化,并推动它向社会大众传播。这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
孔子有一句自谦的名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述,有“传旧”的意思;作,有创始的意思。古人认为:圣人创始,贤人、能人传承。孔子不能自比圣人,故谦称“述而不作”。事实上,孔子如果真的只述不作,他就不可能成为儒家的创始人。
遗憾的是,后人把孔子的谦辞当成了真实,止于观言,疏于察行,特别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述而不作”成了很多学者的信条,原创精神和独立思想有所衰颓。不可否认,宋明新儒家、当代新儒家,发展了儒家理论,但其理论内核和基本框架,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这种“述而不作”的“经学”信条束缚,不仅发生在儒家,也发生在中华文化的其他学派,以致可以与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相媲美的“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再难出现。
前不久,张世英先生在《智慧版》发表的《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中提出了“述”与“作”背后的“知识”与“智慧”问题。他认为,“智慧”之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若继续追问:“知识”与“智慧”背后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学”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为道”是一个“知识”不断减损(贯通)的过程,亦即“智慧”形成的过程。换言之,智慧是认识主体(自我)把已有知识融会贯通而获得的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个重在知识的学习,一个重在智慧的养育,这是“为学”与“为道”的根本区别。当然,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当是“为学”和“为道”的统一体,“为学”是“为道”的基础,“为道”是“为学”的升华。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重视“为学”有余,忽视“为道”已久。世上流行急功近利的小聪明,而缺乏融贯古今的大智慧。
透过孔子的自谦,考察孔子的足迹,我们才能够看到一个在学问探索上朝气蓬勃、充满原创精神的真实孔子:他不仅在“述”,更是在“作”。因此,就孔子开创儒家时代的实质而言,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修正为“述而步作,新而好古”,他说的是“述”,但迈开的步伐是“作”;他传承的是“古”,追求的目标是“新”。
如果炎黄子孙都践履“述而步作,新而好古”的追求,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会远吗?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