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市场大潮中的精神坚守

    唐 蓉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3日   14 版)

        当下,人们面对各种诱惑,在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考验下,在奋斗的过程中,创业的道路上,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应该坚守什么?电视剧《下海》为观众们提供了形象化的答案。《下海》是一部真实再现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在“商海”中打拼的“下海人”经历的作品。他们在告别旧体制,放弃铁饭碗,背负风险和艰难,投身市场大浪潮中努力追求新生活的奋斗精神,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敢于担当、永不言弃的豪情无疑扣合了时代的脉搏,给予当下年轻人莫大的激励和反思。这也正是电视剧《下海》自开播之初就备受欢迎,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原因。

        以一代“下海人”的命运见证历史沧桑、社会变迁,电视剧《下海》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北方某城市陈氏兄妹一家中。兄妹们因各种原因纷纷加入了南下“淘金”大军,奔着更美好的生活而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充满了腥风血雨,被欺诈、被出卖,信任流失、亲情冷漠,有人迷失,有人放弃,更有人坚守……

        电视剧《下海》塑造了众多真实鲜活、生动形象的人物,尤其是大哥陈志平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他勤劳善良、重情重义。在这样一个父辈缺失的家庭中,“大哥”无形中承担起了长辈的责任,他刚一出场就是去为妻子的妹妹小影解决早恋问题;而后二妹夫赵永明在医院闹得天翻地覆,要辞职下海,也是他陪着去向医院领导致歉,希望为其保留工作;随后,三妹夫李林又因打人闯祸被拘留,又是他带着礼品大冷天的在受害人家外守候,祈求原谅;而当妻子周芸受到委屈时,他也会愤慨,去为妻子讨回公道。他有父亲一般的严厉,约束着家人;也有母亲一般的宽厚、包容,努力缝合着亲人之间的情感裂痕。一直以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平静、安稳的生活。然而,妻子、妹妹、妹夫们先后下海,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南下。最初的他与财富和金钱的角逐格格不入,但当一切跌至低谷,他迫于种种原因也辞去工作,“正式下海”。然而,即使选择了另一种活法,他依然保持本性,正直、纯良,努力坚守着做人的原则。他的合作方携巨款潜逃,他并未牵连其家人;就算和妻子离了婚,他也把妻子的妹妹当亲妹妹一样看待、照顾。陈志平这个“大哥”形象,无论面对何种洪流巨变,始终有自己坚守的道德、价值观底线,正如剧中,他那句掷地有声的台词:“第一,我们不能占国家的便宜,损害国家的利益!第二,不能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所以当白老板请他以七千万帮忙拍下市值1.4亿的烂尾楼,赚取国家的钱时,触到了他的底线,使得他愤慨,毅然拍案拒绝。

        历尽坎坷和磨难,几番生离与死别,完成情感、灵魂的蜕变。电视剧《下海》的结尾处,陈氏一家好不容易在千禧年新春再次齐聚。回首,有残酷、有辉煌,大家悟到,不管沧海桑田,人的内在精神是不能改变的,坚守对于人生是值得的。爆竹声中,主人公们当初的宣言再次响起:“广东宣言:我们为赚钱而来,虽九死而不悔;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而来,虽九死而不悔;在广东,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劳动,不怕苦、不怕累;我们要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财富;在广东,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管发财还是没发财,都要和睦相处,共同前进……”《下海》展现的就是父辈们勇于打拼、坚忍不拔的创业信念,以及对道德观、价值观的精神坚守,这也是现在每一位年轻人应该积聚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比金钱更宝贵。

        该剧值得一提的还有剧中贯穿始终的小妹的第一人称叙述,这些旁白或是对即时场景的描述;或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观察;或是转述当事人之后对事件的看法,如此丰富的表现引领着观众对事、对人、对生活进行思考,和小妹一起成长、成熟,从而让观众更为通透、彻底地看待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变化、发展,感受着变革中的阵痛,也让整部电视剧的反思性更为深刻,现实意义更为强烈。

        □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