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新疆提升特色果品附加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1日 16版)

        近日,新疆最大的特色果品加工研发中心正式投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前海共同建设,是目前新疆品种最齐全的特色果品加工研发中心。

        众所周知,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新疆果品更加优质。但受限于远离内地市场、果蔬深加工技术缺乏等因素,新疆果品优势的开发一直步履维艰。据资料显示,由于新疆特色林果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技术不过关,每年鲜果损失率超过30%以上,技术滞后也致使新疆鲜果深加工率不足10%。

        据农三师供销社新疆前海供销集团公司主任曹忠胜介绍,由于加工生产能力明显不足,深加工少之又少,农三师林果目前仅停留在粗加工阶段,果品的销售附加值难以得到提升。

        曹忠胜说:“与济南果品研究院牵手后,加工研发中心将具有年加工生产3万吨鲜果的能力,达到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目的。”

        据了解,一旦果品深加工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产品效益将大幅上涨。比如,一亩土地分别种棉花与种红枣,一亩棉花的产出仅为3000元左右,而一亩鲜红枣的产出可达1万多元。以目前市场上一公斤鲜枣20元的价格计算,经过深加工后,一公斤可卖到200多元,价值提升10倍以上。而那些不适宜加工成干果的红枣,经深加工后可以变成枣汁、枣醋等产品,其附加价值也可大大提高。

        “新疆果品资源优势很明显,而我们的采后加工研究技术国内一流,这种强强联合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济南果品研究院副院长朱风涛说。

        (王  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