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处处关心知民意 事事用心明己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6日 11版)

        卫生部人事司 任恒钦: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卫生部党组特别对青年干部提出要求,利用春节长假探亲的机会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并撰写“回乡见闻”。通过回乡调研,我们青年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对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理解,加深了对医改工作复杂性的认识,增强了做一名心系百姓、求真务实、熟知民情、善解民忧的卫生行政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了解了基层实情,形成了一些理性认识。一是认识到如果政策符合基层实际,就会出现超预期的效果。比如最近推出的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主要目的是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相应地增加护士编制,这就推动一些地方解决了护士编制不足的问题。反之,政策在执行中就会走样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二是认识到卫生工作也不能过度超前于时代,应当与时代的需求相适应。目前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这是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公立医院改革把实现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作为重要的机制改革,但由于各方认识不统一等多种原因,推行起来难度很大。三是认识到制定的政策应与群众当前的需求相适应。四是制定一个好政策需要前期深入到基层了解情况,更好地发挥基层单位在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中的作用。

        二、拜人民群众为师,转变了工作作风。调研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拜人民为师的过程。比如,调研中有同事走访了一位村医,在聊到该村群众的健康情况时,谁血压特别高,谁心脏不太好,谁对青霉素过敏,村医了如指掌,他还有个工作本,记录了每个来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很多干部在基层调研过程中感受到,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强、热情高。很多同志被基层干部的辛勤敬业、热情主动所感动,被他们的细致务实和开拓进取精神所打动,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急病人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的工作作风所教育。

        三、宣传了政策,促进了基层卫生工作。青年干部下基层既锻炼了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向基层宣传中央政策的过程。比如,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二乙医院,平均每天门诊量2100人次,病人就诊量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远途病人为了找专家诊治,需要早上四五点钟就来挂号。在调研基础上,我们与医院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宣传卫生政策,建议开展预约门诊服务,得到医院积极响应。目前该院已正式实施预约挂号工作,规范了诊疗流程。这所医院的领导后来表示,卫生部推行三甲医院全部实行预约诊疗后,他们认为二乙医院没必要执行三甲标准,但是经我们直接下到最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做政策宣传,开阔了基层单位的思路和对政策的认识,启发和推动了他们的工作。

        四、拓宽了思路,丰富了下基层的形式。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推行回乡调研、出差调研等下基层活动,不占用或尽量少占用工作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干扰基层工作,可谓一举多得。概括起来,回乡调研等形式主要具备三大优势,一是青年干部对家乡的情况本来就有一定的了解,调研更有针对性,对问题把握也更到位;二是在回乡调研中,我们的身份既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是老乡,所以调研中我们得到的信息不是老乡们事先准备好的信息,保持了原汁原味;三是这种形式经济实惠,一般不会增加额外支出,减轻了基层负担。此外,回乡调研需要我们养成“从紧要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的工作习惯,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