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风采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25日   13 版)
    高莽
    林戊荪
    江枫
    李文俊

        日前,中国翻译协会在京召开“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我国著名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学者高莽、林戊荪、江枫、李文俊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该奖项由中国翻译协会于2006年设立,授予在翻译与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高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在中国脍炙人口的作品,曾经深刻地影响了火红岁月的一代人。正是因为他翻译了这部小说的剧本,才让“保尔·柯察金”登上了中国的舞台。翻译者正是在中国享誉盛名的翻译家,一生从事俄苏文学的研究、编辑和翻译工作的高莽。一生中,他翻译的作品无数,代表作有苏联作家冈察尔短篇小说集,帕斯捷尔纳克自传《人与事》,卡达耶夫《团队之子》,葛利古里斯《粘土与瓷器》,卡哈尔《绣花丝巾》,科涅楚克《翅膀》,马雅可夫斯基《臭虫》、《澡堂》,阿菲诺根诺夫《亲骨肉》,格列勃涅夫等《卡尔·马克思青年时代》等。高莽一生中荣获了众多的荣誉,而在他看来,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就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林戊荪 《论语》、《孙子兵法》,这一文一武两部典籍,包含了中国古老文明的思想和智慧,点亮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作为这两本著作的英文译者,林戊荪一直怀着向世界传播华夏文明的理念。林戊荪拥有娴熟的双语能力,一生从事口笔译翻译和对外传播工作,而他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典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翻译的作品令人耳熟能详,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论语》、《南京大屠杀》、《西藏》、《布达拉宫珍宝》、《丝绸之路》等。几十年间,从古典著作到现代书籍,每部作品中都饱含着他旺盛的创作激情。

        江枫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家喻户晓的雪莱诗句,正是通过江枫的笔,翻译成了中国的译本;也正是通过他的手,让雪莱的诗有了更多中国文字的优美和意境。江枫喜爱雪莱的同时,也对他的人格魅力极为赞赏。正是因为如此,江枫踏上了翻译文学作品的人生历程,同时他也对人生的定义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江枫,执著于翻译事业,从雪莱到狄金森,众多翻译著作和自己的文学作品,铺就了一条在翻译事业中披荆斩棘的路。译著代表作有《雪莱诗选》、《狄金森诗选》、《雪莱抒情诗全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雪莱抒情诗选》、《美国现代诗抄》、《南斯拉夫马其顿诗选》、《中国的战歌》、《中国在反击》、《史沫特莱传》、《伊索寓言全集》、《雪莱全集》等。

        李文俊 凡是喜欢外国文学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李文俊。他是福克纳、塞林格、麦卡勒斯和卡夫卡的译者,他译的每一本书都影响着中国的当代作家。余华、莫言、苏童都曾挚爱李文俊的中文译本。李文俊要翻译福克纳的书,就连钱钟书先生都觉得这是一份艰难的工作。李文俊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以令人钦佩的勇气和毅力投入到了翻译事业中。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李文俊相当于用文字转换了一部外国文学的翻译史。而在他的经验里,翻译这项工作,必须要一丝不苟,脚踏实地。他翻译作品的代表作有《福克纳文集》中《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编译了《福克纳评论集》等。                        (刘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