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出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一所地方性高校竭力探索的问题。作为一所沿海地区高等院校,盐城师范学院始终把苦练“内功”作为必修课,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沿海地理优势坚持为教育事业服务。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
新闻故事:再次来到盐城师范学院,夜幕下高耸的教学楼灯火通明。记者随意走进一间教室,只见讲台上一位同学,面对台下数百名同学,侃侃而谈。“我们在进行演讲训练”,一位大二的同学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据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学校每天安排学生练习“三字”、“一话”(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普通话)。
记者:有人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疑是毁掉一个学生。”如今,教师的师德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您有何看法?贵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成长春:不管是小学里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还是大学里赫赫有名的学界泰斗,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作为一所老牌师范院校,打响“师范”牌是我院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什么样的教师算是好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出好教师?这些都是我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的问题。2010年12月22日,我院首个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正式开班,而这正是探索教师培养新模式的又一大胆实践。我院从源头处抓起,从点滴处着手,通过训练板书、说课等专业技能和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为学生走上教师道路夯实基础。实践教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对于未来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来说尤其重要。为了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同步提高,我院还采用了跨学院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由学生所在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专业课程学习,由教师教育学院组织教师类课程的学习和研讨,以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与考察活动。
新闻故事:2010年10月,盐城师范学院喜获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成为全国同等院校中唯一的金奖获得者;2011年7月,盐城师范学院35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9月,盐城师范学院数学建模代表团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记者:近年来,盐城师范学院的学子在国家级、省级等重大竞赛中频频斩获殊荣。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成长春:这是近年来我院深化教学实践改革的必然结果。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院校,我院始终秉持“学以致用”的理念,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能力两者有机融合,着重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独创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出“能力本位、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譬如,早在2000年,我院开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为每一位学生分配了生涯设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早规划、早管理、早发现、早解决”。2007年,我院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平台”。截至目前,全校共立项校级项目500多项,申请省级项目113项,设立专项基金达300多万元;截至2010年底,学生发表论文300多篇,申请专利近10项,获得各类奖项100多个。
新闻故事:位于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000多平方米的“新能源化学储能与动力电源研究中心”是盐城师范学院沿海开发研究的一大硕果。江苏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发电资源,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王坚研发的“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发电效能。
记者:在您看来,盐城师范学院在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沿海开发对于学校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成长春:作为沿海地区的高等院校,在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发展规划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我院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努力为地方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早在2007年,我院成立了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整合了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课题研究,联合国内多家知名研究院所和兄弟高校就沿海开发的研究工作进行合作,形成了一批富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在积极服务沿海开发的同时,我院积极寻求专业建设与沿海开发的契合点,实现专业设置与经济建设需求的对接。目前,我院根据江苏沿海开发的需要,申报了海洋经济学、滩涂经济与统计、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港航物流等8个直接对接江苏沿海开发的专业。(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季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