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济南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创造的佳绩:
十年研发获军队科技进步奖的成果110多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7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95%以上的成果被转化应用;研制生产的5大类31种维修保障设备在全军推广,产生巨大军事经济效益。
2011年,他们荣获军队科技界最高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创新群体奖”。
敢于担当
每当看到那一摞摞获奖证书和一张张国家专利证明,总会有人发问:一个团级小修理所,何以能取得这样多创新成果?修理所所长刘福军回答:“这些课题,全是从保障一线挖到的。”
海岛洞库防潮一直是我军弹药存储的一大难题。该所高工余朝辉、张余清等6人敢于担当,经过4年攻关,研发出“海岛部队弹药仓库防潮技术”,使弹药储存寿命延长5至10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3项技术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军海防部队推广,创造军事经济效益8亿多元。该所官兵还围绕“撒手锏”武器的效能发挥等大胆攻关,取得一大批创新成果,其中,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某新型防空导弹网络化模拟训练系统”,不仅为部队节省大量购置费、训练费,使合格射手培养时间缩短三分之二,还使该导弹使用寿命延长20倍。他们着眼新列装的大型复杂高技术装备,从保障资源要素、维修保障工艺流程、战场抢修抢救方法和相关标准入手,系统制定5大类28种新型军械装备维修保障规划,编制国军标8种、部军标41种,为新装备维修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撑。
手到病除
训练场上,他们是装备维修的“120”。那年,在打靶中炮兵某雷达油机电站突然“罢工”,急坏部队,他们拨通该所工程师赵志东的电话。赵志东因故无法赶来,就通过电话听了听发动机声音。接着,按他的“听诊”指导,雷达电站很快恢复正常。
类似“一个电话排除一个故障,一个点子救活一批装备”的故事,在这个所屡见不鲜。2004年以来,他们每年有2/3的人战斗在部队维修一线,手到病除,解决大项装备故障1700多起。他们为部队培训技术骨干1100余人,编写的《新装备新弹药知识手册》被全军推广。他们还把部队对装备的设计缺陷和相关诉求反馈给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提合理化建议上千条。该所弹药检验站高工李隆瑞,积累了一肚子弹药保障经验。临退休时他将上百个弹药事故案例精编成册,成为全区弹药保管员培训的必学教材;他建起的弹药室、引信室、案例警示室,成为军械工程学院的教学点。
人才是“1”
有人说,济南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赢就赢在“成果”和“能力”上。而该所政委孙少军却认为,他们胜在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孙少军拿“1”和“0”形象作比:人才是“1”,成果是“0”;没有人才做支撑,成果永远是个“0”。
这个所按照“人装同步、层次规划、个性培养、融合发展”的思路,出台一系列育才良策。
——名师规划、个性设计,人人都有“成长路线图”。他们聘请科研院所的院士与教授,帮助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大计,为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量身”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超前培养,超前储备,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他们按照“定人员、定装备、定目标、定时限”的办法,对全区即将列装的数十种新型装备保障人才进行超前培养。
——军地联合、专家帮带,形成立体培养“大格局”。他们与20多个科研院所和装备生产厂家建起“技术资料共享、保障信息互通、培训人员互派”的军地联合培养机制。
——营造氛围、倾心扶持,搭建人人成才“大舞台”。他们投入100多万元,支持技术骨干学习深造;设立科研革新和装备保障基金,奖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人员;制定《创新人才奖励办法》,对创新型干部优先使用。
目前,这个所参加工作2年以上的技术干部,人人有科研成果,个个能独立执行装备保障任务。其中,1人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7人担任全军专家委员会委员,17人被总部和军区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