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特别是在国家文化产业相关政策逐渐明晰后,我国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来看,由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资本、技术、市场条件等差异的存在,其发展模式应该是具体的和特殊的。但是,目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特色不够明显、文化创造束缚因素较多、文化市场主体弱小等问题。因此,要从这种抽象的单一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就必须探讨各种特殊的区域发展模式,为人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模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一、基础行业导向模式及其演进序列
所谓基础行业,是指在区域文化产业结构中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能够以自身的发展对本区文化产业体系内的其他部门和行业产生强大推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整个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运行和发展的行业。对于整个区域来讲,基础行业如同经济空间中的增长极,是区域发展的驱动轮和导向航。特定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和阶段不同,其基础行业的选择导向也是不同的。
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资源导向型行业是选择的重点。在文化产业不发达的区域中,自然文化资源多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自然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度远远高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度。因此,以资源开发为依托的文化产业部门往往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在文化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这是一个底层次的结构模式,然而却是一个不可绕过的初始点的发展模式。
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结构导向型行业是选择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所建立的资源依托型基础行业,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产业关系矩阵。随着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大,这种单一的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不能将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地加以利用,其文化优势无法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需要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主要方向,寻找新的基础产业。这一方面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全面、深入地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区域文化产业摆脱文化资源的限制而具有更大的发展余地。
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熟或转衰阶段,技术导向型行业是选择的重点。当结构导向型发展到较为完善的程度后,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实行技术导向,将文化产业增长极从产业链首端的资源依托,转变为产业链末端的高技术、高创意文化产业。围绕这一新的增长极,实现文化产业体系的重组和升级,从而在新高度上开始新一轮的结构导向的调整,最终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选择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基础行业,首先要以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为基本立足点。其次还应掌握区域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即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这两项指标至少应有一项高于整个文化产业指数的平均值)。最后,再用恩斯特·恩格尔的需求收入弹性法来衡量(需求收入弹性大的文化产业,一定是具有高技术、高创新能力,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当然,在一定区域内,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行业不是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区域内应建立一个文化产业的主导和基础行业梯队序列,在时机成熟时不断淘汰旧的主导行业,从后备文化产业中选择新的主导行业,以真正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基础行业的导向作用。
二、区域品牌集聚模式的打造和确立
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行业确立后,就应着力打造区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以品牌的力量集聚相关文化行业,形成集聚模式。文化价值是品牌最重要的文化内涵。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重要的是增强区域特色文化气息,提升其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其文化价值是可以有形量化的。如区域文化产业部门可以利用市场交易或品牌入股的形式进行品牌资本扩张,或者以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为纽带集聚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形态的文化产业,创造出区域竞争优势,提升其规模效应。
在区域发展的视域下构建文化产业品牌集聚模式,首先必须创建知名度较高的文化产业品牌或区域品牌,这是品牌集聚的前提。创建文化产业品牌的根本立足点是产业文化底蕴和文化产品质量。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没有过硬的内涵和品质,再多的宣传和广告都是多余的。因此,开发过硬的具有深内涵、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品牌集聚模式的重中之重。
其次,文化产业的品牌是需要传播的。如果说产品和服务质量占品牌创建的70%,那么剩余的30%就是传播了。做好文化产业品牌传播的前提是品牌定位,让品牌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凸显出来。同时,创建文化产业品牌的相关企业还应将品牌战略上升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经营的指导战略的高度上,在价值链配置、组织结构设置、经营观念确定、员工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品牌,并逐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当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成熟后,便可以发挥其品牌效应,集聚更多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企业或集团。事实上,一个区域所共同拥有的区域品牌的特定文化内涵就是该区域的象征。因此,具有较高美誉度的区域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将松散的相近类型的中、小文化企业通过区域品牌联系在一起,优势互补,实现品牌集聚,从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链的整体升级,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三、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跨行业联动模式是在品牌集聚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最高层级的发展模式。它是以区域内或区域间市场为主导,以互利共赢为目的,借助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通过跨行业重组、跨区域联合或跨所有制合作,带动和促进诸多相关产业(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包括非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随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的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日益复杂和延伸,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生产的态势逐渐彰显,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也逐渐由原来的单向产业链演化为具有多重交互性的产业网络,并通过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和产业转移机制,发挥关联带动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个区域或行政范畴。在相邻或更大的空间内,通过跨行业联动,存在产业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区域能够按优势互补原则,将一个区域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内。同时,文化产业的跨区联动模式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技术扩散效应、示范效应,在促进资金、技术、信息流动的同时,也加快了人才培养和流动的速度,加大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构建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联动模式,首先应抓好文化产业的规划工作,明确主导或基础产业的优势地位,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拓展延伸策略,把文化产业链做强做长。其次,提升文化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大信息技术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和延伸,带动和促进其它相关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最后,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除了依靠市场的无形引导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或跨行政区域协调与平衡,政府通过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引导企业参与产业联动发展,这将直接推动文化产业跨行业、跨区域的发展和壮大。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