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产生,教育源于生命,促进生命的教育乃教育之本。大学教育是现今社会的轴心,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责,但培育生命的理念却被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化所取代,成为了“无人的教育”。在日益科技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这一现象已经变得尤其严重。因此,启迪生命意识、提升生命关怀、呼唤生命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教育的主题。
生命教育与终身教育
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任何国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制度。不管生命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向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事,而是关涉到人的一生。因此,生命教育不仅是人的一种需要,而且更应成为人的一项权利,必将会贯穿于人的全部生命周期。
现代大学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很大一部分人经由生命的第一次诞生,到生命的第二次诞生的重要关口。生命的第一次诞生是一个自然事实,而生命的第二次诞生则是一个社会事实。经历了大学教育即第二次生命诞生的人将承担起个体与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分享应有的个体和社会角色,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在新的生命中体悟新意义,从而为自身找寻生命生存的基本方式及其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命教育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
生命教育与通识教育
生命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考核之类的教育,而是一种人人都应接受的有助于提升生命品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性学问进一步转化为智慧的教育。在实现内涵拓展的基础上,生命教育也应不断扩大其实施的时空范围和对象,以切实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教化功能,体现普及性与通识性,最终实现敦化民俗、提升民族素养之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阶段之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政策,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其中,通识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通识教育。复旦大学从2005年起设立复旦学院,作为学校全面系统实施通识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管理机构;清华大学2006年秋季学期实施新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其突出“亮点”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
高校如将通识课程与生命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果,就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
生命教育与信仰教育
信仰是生存的一个重要维度,如果失去信仰,人变兽其实只是一念之间。树立生命教育的信仰是指培养个体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之情,从而实现对生命的关怀。信仰是无形的,但它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超越于世俗生活之上的精神力量,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支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比较缺乏对生命问题的终极关怀或精神层面的深度关照。
大学生命教育主体和所有人一样,无法逃离生命问题。人的生命弥足珍贵,接受生命教育会使人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充满敬畏。
事实上,人都有趋生避死的本能,唯有如此,人的“类”才能不断地得以繁衍,“人道”才能得以发扬。可令人痛心的是,在天之骄子的象牙塔里,并非都如天使般给生活带来欢欣。偶尔会有大学生放弃生命的消息传来,令人扼腕叹息。生命如此美好珍贵。本来,人都有避嫌的美好祈愿,对伤心事的再次提起总是很残忍的。可是,这里如果不举部分触目惊心的事件,无法痛定思痛。大学生生命力的强旺以另一种方式爆发出来,其所产生的破坏性更具负面的震撼力。
因此,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为生命教育理念的充实提供了丰富滋养,尤其是其中对于生命问题的终极关怀,更是对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或启示作用。生命教育的信仰应合理借鉴达观、开放的元素。因为,人类生命问题的终极求解,既要仰赖科技的发达与昌明,又离不开哲学与信仰的启明,科学认知与智慧悟解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生命教育信仰的充实与完善。
因此,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应同社会、个人的发展以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在高校赢得自己的重要席位,并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