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新鲜事16

    “煤老板”的再创业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05版)

        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到山西右玉县实际路程155公里,但我们驱车行驶却足足用了5个多小时。一路上呼啸而过的大型运煤车,车头衔接车尾,川流不息,让人感叹于GDP正随着这强劲的车轮稳步前进的同时,也被这遮天蔽日的尾气及尘土,弄得心情灰蒙蒙的。

        路上,司机不停地说:“到了我们右玉就好了,山清水秀,空气比这儿强多了。”果然,下午3时,抵达右玉境内时,看见道路两旁绿色的防风林带,树木挺拔,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清新明目。

        沿着挺拔的白杨和当地称之为“小老汉树”的绿化林穿行,不久就来到了右玉县育苗养殖有限公司。公司的老板申进正忙着给牛喂草,看见我们进来,粗糙的双手赶紧在衣服上擦了擦,迎了过来。这是一位58岁的西北汉子,个子不高,脸上有着明显的高原红,像是喝过酒似的,看着我们憨憨一笑。“来了。”算是打过招呼。

        在这之前,申进曾在山阴县开煤矿。2009年,山西省决定到2010年底,通过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全省2600座煤矿只保留1000座。这就意味着,一批“煤老板”将因此退出这个舞台,申进也不例外。

        2009年,申进开始投资农业。虽然,育苗养殖的收益不如煤矿,且前期投入很大,但所以选择这个项目,申进自有考虑:“煤总有一天会挖完,迟早得转型,而且污染大!”而农业,属于国家鼓励的范畴,有扶持政策,“敢投资!”

        2009年,申进在右玉县商业总公司经理张富的推荐引进下,从山阴来到右玉,承包了3600亩地,种植防沙护林苗圃以及苜蓿等农作物,还圈了80亩地作为养殖场,养殖400多头肉牛,100多头驴,上百头梅花鹿还有上千只羊。种植养殖基地解决了当地105名农民的季节性就业问题。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让员工们个个心满意足。

        第二天一早,申进带着记者来到他的种植地,指着已收割的上千亩苜蓿地告诉记者,苜蓿不仅可以给牛羊做食料,而且还能起到固土防沙作用。“右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得用心思保护。”申进前段时间专程去了趟北京,引进了苜蓿深加工技术,想在近几年内,建一座苜蓿加工厂,他想形成一个产业链,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本报记者 雷 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