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北京正成为世界设计的舞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05版)
    图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本报记者 程伟光摄
    图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参展作品。钱小蹲/CFP

        国庆长假,北京前门大栅栏、三里屯、798艺术区等繁华地区,大批中外游客蜂拥而至。“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展览,尤其引人注目。 

        由教育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设计北京”为主题的“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吸引了300余位国际一线设计师聚首北京,130多个创意展览活动深入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中国设计能够在世界面前亮相”

        9月30日,一场体现桌上风景的餐具展“托盘”在三里屯展出,这是意大利著名品牌Alessi设计梦工厂的代表性作品。这些被命名为“明”、“乾坤盘”、“一片荷”、“浮游的大地”的极具创意的“托盘”,是由8位中国建筑师设计的。

        这次“中国设计”、“意大利制造”的跨国合作,颠覆了传统的中外合作模式,意义非同寻常。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崇尚设计的国度之一。作为Alessi Spa的董事长,阿尔贝托·阿莱西认为,这次中意合作颇具里程碑意义。通过“托盘”的艺术表达,“托”起了中国艺术家的梦想,也“盘”活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创新力量。“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顶尖设计能够在世界面前亮相。”

        据了解,目前北京有各类设计机构2万多家,从业人员25万人,去年设计产业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形成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产品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行业。正如伦敦设计节主席约翰·索瑞尔在设计周开幕式上所表达的:“北京已经成为世界设计的舞台,国际顶级的设计公司几乎都在北京建立了分支机构,一些外国设计师长期住在北京胡同里,希望在这个东方文明大国寻找新的设计灵感。”

        “中国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在沉睡”

        在“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上,由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送上的设计赠礼“诗之椅”,令人叹为观止。体积庞大的“诗之椅”形如随风飘舞的书页,每片书页表面涂有典雅的中国红漆,上面分别镌刻着李白、苏轼、王维、济慈、拜伦等中英两国诗人的经典诗句。“诗之椅”的设计师保罗·考克斯基虽然来自英国,但中国古老的发明却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保罗说:“这件作品包含了中英文化和历史的不同方面,既赞颂了美和自然,又展现了人类高度发展的工程技术和设计才能。”

        作为伦敦设计节的发起者和创办者,约翰·索瑞尔表示,伦敦因它的活力和多元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城市当中,并从中寻求创意。世界上有80多个城市推出了设计周、设计节,说明全球对设计和创意的重视。目前创意产业占到全球GDP的7%左右,电视、广告、时尚、电影、体育活动等都已成为创意行业中的一部分,这当中的核心价值就是创新以及设计,也是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促成因素。

        “中国有着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优秀的设计创新人才。但遗憾的是,中国有非常巨大的文化资源在沉睡。”作为长野冬奥会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的设计者,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表示,“如果将这些资源与先进的技术融合的话,将可能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他期待与中国的设计师合作,共同开创出一片全新的领域,实现亚洲设计的崛起,引领世界创意设计前行。

        “中国设计仍处在学习模仿阶段”

        北京国际设计周不仅为中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设计之门,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海纳百川的设计舞台,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设计在设计周上争奇斗艳,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设计师为北京贡献着他们的聪明和智慧。

        然而,与北京设计周的热闹相比,一些学者对中国的设计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尽管中国有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在成长,中国的一些设计也获得了世界上的认可,但和拥有悠久设计历史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等世界设计大国相比,中国的设计业还显得年轻稚嫩。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群表示,北京的电影、动漫、戏剧、表演等在设计上离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距离,利用科技放大设计表达的能力还不足。此外,在城市建筑、公共设施、交通、城市标志等工业设计领域,北京还未能突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曾拥有世界上最精良的技艺和设计、最精雅的趣味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中国的设计仍然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旸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设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远未发挥,设计的巨大生产力也没有得到体现。”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特别提醒说,中国设计师应避免“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奢为美”的设计审美误区,注意到当前经济全球化、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同时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的现状,去创造一种更为合理、更为健康的生存方式。

        “北京设计周将兴起新的设计革命”

        据悉,设计周吸引了30多个国家、世界上200多个设计公司参加,几十万观众涌进各种设计展欣赏这难得的设计盛宴,很多设计师不远千里万里赶来学习和交流。不少中国设计师感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设计”。

        北京,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更是欣欣向荣的现代化之都。2004年,北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目前,基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设施最完备的设计创意产业基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北京设计发展的里程碑。根据“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到2012年,北京设计产业服务收入将突破1300亿元,成为全国设计核心引领区。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李江萍表示,北京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设计之都”申请,表达了北京利用设计改变形象的决心:利用“设计之都”的称誉,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意人群聚集,使北京成为国际设计舞台的领先者,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并最终实现“中国创造”的目标。

        米兰时装周主席斯丹法诺·博埃里表示,中国为设计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有一大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还有许多年轻有创意的设计师来为设计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北京设计周将兴起新的设计革命”。

        (本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