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有着“天下第一难”之称,尤其是在家家都是年代久远的私房、共有产比例高、困难家庭多的老城区,要让所有居民不含怨气地动迁,谈何容易!可就是这样一桩难事,上海做到了,还发生了不少拆迁中的“新鲜事”——
“新老娘舅”解拆迁烦忧
杨浦区爱国二村的居民吴先生去世后,儿子住在其留下的一间30多平方米的屋内,四个女儿另住他处。按照“数砖头+托底保障”的动迁补偿安置方案,他们家可以购买一套一居室的动迁安置房并有部分结余。可是五兄妹在遗产分割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
眼看着搬迁就要耽搁下来,社区法官王华山帮他们算了两笔账。他告诉兄妹五个,动迁补偿方案充分考虑了“名分账”和“情分账”,可以将部分动迁安置款补偿给四个姐姐,弟弟则居住在动迁安置房内,而如果上法庭的话,按照继承法规定,五兄妹只能放弃动迁安置房,均分动迁安置款,弟弟有可能因为所获安置款无法购买到一套商品房而流离失所。五兄妹经过协商,采纳了王华山的建议,四个姐姐每人获得两万元补偿,弟弟也顺利入住动迁安置房。
在杨浦区,像王华山这样的社区法官、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承担起了宣传、听证和调解的工作,形成了第三方公信力量。这些“新老娘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拆迁基地,帮助居民理解和消化政策精神,探索搭建拆迁公信平台,创建共有产家庭矛盾化解平台: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业人士等组成听证委员会,对拆迁全过程监督。同时,全面实行第三方矛盾化解机制,律师事务所入驻拆迁基地,设立“旧改基地巡回法庭”,及时化解矛盾。
杨浦区旧区改造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老娘舅”的全方位参与,改变了过去旧区改造政府与居民间的“二元模式”,让动迁工作更趋良性,并得到越来越多百姓的信任。王华山所在的定海街道153户街坊,创下了93天百分百签约,没一个“钉子户”的纪录。去年春节,100多户已签约的动迁居民还凑起份子,主动邀请区领导、街道干部共吃年夜饭。
街坊邻居自发当起“咨询员”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拆迁中见和谐,显真情,不容易。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杨浦区平凉西块二期拆迁基地,几户居民为了劝说所在门洞的最后一户签约,纷纷表示愿意从各自应得的“集体奖”中拿出一笔补贴给这户居民。“政策一竿子到底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尽早签约,每户还能拿到两万元的集体奖。再拖下去,大家都少得益。”邻居们的将心比心,感动了这户居民,他在签约的同时婉拒了这笔“特殊补贴”。
陈翠娥是所在街坊中第一个签约的居民。签约后,她还经常回到基地,和里弄干部、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走百家,访千户”,当起了“义务咨询员”。“说到底,还是真心觉得动迁政策好,早签约,大家早得益。”陈翠娥告诉记者,她和邻居们感受到的“阳光拆迁”确实“一路阳光”,政策公开、透明,没有猫腻,大家都搬得舒坦。
杨浦区定海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林贤告诉记者,旧区改造中,有些基地步履维艰,往往是因为老百姓对动迁政策不理解、对阳光动迁不信任,极少部分还存在不理性的利益要求。“解开居民心中的千千结,就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到细处,赢得居民的信任,我们的工作首先要有说服力、过得硬,这样群众才会一起跟上来,一起做工作。”孙林贤说:“阳光下才有最大的凝聚力。”让群众自己说服自己,引入社会力量解决群众之间、群众和政府之间的纠纷,上海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阳光拆迁的“群众路线”,让动迁工作真正成为了利国惠民的好事。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