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03日 星期一

    大山中的教师有甜有苦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03日   01 版)
    刘政时在游戏中教英语。本报记者 王斯敏摄

        湖南长沙宁乡县黄材镇月山村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村小学——学生不多,400人出头;校园很小,走一圈下来不过几分钟;条件简陋,没有餐厅,没有礼堂,甚至不通自来水……

        “刘老师讲课好有味”

        卡通图案T恤、牛仔裤、黑白格子休闲衬衫、黑框眼镜,一个阳光时尚的大男孩往讲台上一站,用纯正的英语向六(乙)班学生“say hello”。

        从没想过,山村小学的英语课会上得这么生动欢快。

        他带着大家做游戏。猜单词、找朋友,40分钟很快过去了。

        “刘老师好不好?”记者问。

        “好!刘老师讲课好有味!”学生们开心地叫喊着,围拢在他们的刘老师身边。

        “刘老师”名叫刘政时,毕业于怀化学院,今年9月刚来到学校,是全县为农村校定点招聘的年轻教师之一。

        刘政时给记者看他的作息时间表:早6点20起床,晚9点入睡,其间所有生活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唯一的娱乐就是上网。为了他们查资料方便,校长王斌专门把8兆的宽带装进了校园。饭菜和学生一样。每周回家一次,得先蹭同事的摩托车,再到镇上坐大巴,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

        苦吗?他说:“不。山里的孩子好纯朴!你对他好一分,他恨不得回报你十二分。我衣兜里经常被他们塞满橘子。”他幸福地说。

        也有忧心的地方。比如孩子们的知识面。“太窄了,讲起很多常见事物,他们都没概念,这样对成长很不好。”“希望教学设备能多一些,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好一些,不要让大山把他们的未来隔断了。”他说。

        “我劝女儿回来,也盼更多年轻人来”

        58岁的老教师姜立平,看起来很年轻。

        “城里很少有学校需要老人了,这里却很欢迎我们”,他笑。

        姜立平退休已经三年了,过去是黄材镇中学的化学老师,今年2月应月山小学邀请重拾教鞭。

        为什么回来?一是对学校的感情,二是对教书的留恋。1980年,当月山小学还设有初中部的时候,姜立平曾在那里工作四年。

        姜立平不是个案。月山完小共有教师19名,其中50岁以上的有9名,55岁以上的6位。

        学校还把五年级美术的教学任务给了他。“我一个糙老头,大半辈子没摸过画笔,真是搞不赢啊!”他只好照着课本讲,让学生们自己画,遇到折叠、裁剪等“难活儿”,实在看不懂,就临时改内容,让学生自由创作。

        王斌谈到此事也很无奈:“缺老师呀!体音美都没有专职教师,但我们还是坚持开。”

        今年9月,姜立平的女儿姜妹娟通过定点招聘考入了月山小学,和父亲成了“黄金搭档”:父亲教五(乙)班数学,她教语文。她说,这都是父亲百般动员的功劳。

        “开始我还有些顾虑,很快发现父亲是对的,回到月山,每天都感觉特别开心,这里的师生、氛围都太好了!”姜妹娟笑容满面。

        这对讲台上的“父女兵”,最大的心愿就是——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扎下根来。姜妹娟以前在民办校教书,每月工资三四千元,现在才700多元,加上1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拿到手的不到两千元。“我劝女儿回来,也盼更多年轻人来。可这里偏僻、条件差,再不给些激励,年轻人哪肯来呢?没有年轻人,又哪有未来呢?”

        “名人校长”和代课教师妻子

        在黄材镇乃至整个宁乡,王斌校长响当当地有名气。

        原因很多——23年没离开教学岗位,语文教学水平居全县前列;愚公移山般抓校园建设,把破烂的平房建成了二层教学楼,盖起了教师宿舍、篮球场;学校各项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个人年年捧回一堆奖,还荣立过三等功……

        挖过他的单位很多:湖北襄樊铁路供应段、县教师进修学校、城里的几所中学……他都没走,不是不想,而是放不下。

        他总想多为孩子们做些事。

        月山村有8000多人口,人均年收入2780元,65%劳动力外出打工,学校里72.4%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收拾出一间屋子,挂牌“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鞋袜衣物、学习用具,还免费开放电话让他们和家长联系。

        他的校园里,最显眼处有一行大红字——有爱走遍天下。“我们常年接受关爱,要教会孩子们感恩,做个有爱心的人。”他说,这些年国家政策好了,校园建设政府拨了不少款,还送来了优秀老师,上海百草缘基金会、中南大学商学院等单位也常年送爱心。为了回报社会,他组织学生们长期去敬老院帮扶老人,感受一下付出爱心的快乐。

        作为校长,他为学校近年来的变化欣喜,但“心病”和期望也是最多的——

        什么时候,孩子们能有宽展的运动场,能有专门的餐厅、礼堂和多功能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运动、开会都挤在楼前水泥球场上,吃饭在教室里解决,全校共用一台老式投影仪?

        什么时候,教师流动能不再这么频繁?每个学期,他下大力气培养的骨干、重金送去培训过的教师,总有几位要求调离,他发过脾气、掉过泪、交过心,最终还是放他们走了。“情感留人我一直在做,待遇留人还得靠国家呀!”

        还有,学生们的吃水、校车、宿舍楼,教师们的奖励、培训机会……都装在他心里。

        最后谈起的,才是自己。“我不求什么了,只觉得亏欠妻子很多。她是个教龄23年的代课教师,英语骨干,全县教学的‘救火队员’,口碑成绩都很好,却一直没有转正”。他望向刚下课的妻子刘政。

        刘政低头不语。虽然每月工资只有450元,虽然因为身份问题失去了很多机会,虽然家务和教学两副担子压得她疲累,她却始终守在丈夫和学生们身边。她深为这个家庭骄傲——公公、丈夫、两个妻妹都是山村教师,自己又怎么能离开?

        一群山村教师,一份永远的守护。(本报记者 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袁于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