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红霞满天,晨星辉映,又是一个黎明。
天安门城楼岿巍依旧,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六点十三分,三次《义勇军进行曲》奏毕,秋风铺展开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第62个生日。
看那国旗,正红与明黄交织,五星在蓝天中闪耀。
“在天安门广场看国旗上升,感觉特别庄严,整个祖国都在心里。”六十多岁的退伍军人黄女士感言,以前八一节部队常组织看升国旗,但这次她带着两个妹妹一起来看,仍然心潮澎湃。
“,我太感动了。” 轮椅上的张女士凝神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上升,她被弟弟推来,早早“占位”坐在第一排,为的是亲历这庄严的一刻。
“这些年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了,哪方面好呢?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反腐力度也越来越大,国旗的颜色是越来越纯正了。”从内蒙古出差路经北京、拉着行李箱来看升旗仪式的高岩如是说。
“我爸爸命令我一定要来看升旗仪式,他是退伍军人,参加过自卫反击战。”四川来的80后小伙小万神情肃穆。
“我喜欢国旗,国旗的颜色和红领巾一样鲜艳”,冯友志同学有些腼腆,他是枣营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天学校组织集体参观,和他一起来的有400多名同学。学校80%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中很多人到北京六七年了都没来过天安门,今天第一次看升旗,孩子们叽叽喳喳好高兴。
“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特别雄伟壮观,很激动,跟我们在学校里升旗完全不一样。”四年级二班的汪思莹和张俊聪是学校的升旗手,看到国旗护卫队整齐划一的步伐、精神抖擞的状态,汪思莹说:“我们都冻得直哆嗦,可是那些国旗班的哥哥们特别坚强,一点都不怕冷,还走得那么整齐,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62年前,上海解放,一名普通的职员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启示,内心激起波澜。他曾在抗日战争中颠沛流离,深感神州大地风雨飘摇、中华民族备受苦难煎熬。他看过《西行漫记》,听过这样的歌谣——“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星星,大救星,正是这种灵感,催生了五颗星星交相辉映的永恒定格。“和璧混沌璞未开,幸有玉人琢剖才。推敲图案三千幅,五星红旗入选来”,得知自己设计的国旗方案被全国政协正式选用,曾联松挥笔寄情。
“小时候,父亲总是教我们识北斗,辨方向,因为北斗能够在黑暗中给人指引方向。”住在珠海的曾一冲,今年67岁,至今回忆起父亲曾联松设计五星红旗的创意,仍然动情。“父亲设计五星红旗的时候,我5岁,盛夏,天气炎热,母亲每天都从房间里扫出来一大堆油光纸,红色的,黄色的,父亲还教我怎么剪五角星。国旗于我,有特殊的感情。”
我们看到,那带来希冀的国旗,在地震后满目疮痍的瓦砾上挺立,在旱涝冰雪后的屋舍上迎风飘扬。
我们看到,那彰显生命力的国旗,伴随着中华运动健儿的夺冠,一次次升起在五湖四海。
我们看到,那象征国力的国旗,与镌刻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天宫一号一起,升入九天。
四颗小星环绕着一颗大星,将过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的奋斗故事讲述与流传,将今天13亿各族儿女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走向复兴的道路指引,照亮。
本报见习记者 韩寒 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