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时代先锋

    身寄蜗居 法护正义

    ——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省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原副处长吴群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30日   05 版)

        对待当事人,始终是一张笑脸,一把椅子相让,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对待申诉案件,他认真梳理复核,认真调查取证,办案数量和质量始终保持领先;对待自己,他从不曾吃过当事人一顿饭,收过一份礼,有着30年工龄的他长期租住市郊40平方米的旧房……

        他,就是全国“模范检察官”、安徽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原副处长吴群。

    为百姓守护公平正义

        “好人啊,咋走得这么早!”——2011年7月13日,48岁的吴群,在与癌症抗争一年零四个月后,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检察事业。在送别的哀乐声中,无论是他的亲人,还是领导、同事和一位位曾经的当事人无不失声痛哭,曾到市检察院申请抗诉的怀远县三轮车夫朱君祥的痛惜,更是撕心裂肺。

        1999年8月,吴群带着一身军功章转业到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工作。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办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事事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朱君祥购买了某单位所属的门面房,才住了两年,该单位却要收回房屋。朱君祥找到了吴群,吴群立即帮他联系法律援助。

        在一遍遍梳理关于房屋买卖方面的法律法规时,吴群为朱君祥找到了抗诉理由,依法提起抗诉。最终朱君祥与第三方各分得一间门面房。如今朱君祥用门面房开了个小餐馆,全家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执法为民要有硬功夫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半路出家的吴群来说,站在民事行政检查监督这个法律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无疑充满挑战。2002年,国家规范司法考试制度,只有通过考试取得检察官资格才能办理案件。吴群决心攻克这个许多科班出身都难以通过的“关口”,只要有空闲,就刻苦钻研法律条文和案例。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群终于成为安徽省检察机关首个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军转干部。

        民行案件审查都是经过法院审理并生效的案件,属于事后监督程序。针对这一情况,吴群总结出“五段论”审查案件法,即对于一个案件,首先从证据提供、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判决结果和办案程序进行严格审查,如果这五个方面都没有瑕疵,基本上这个案件就不应该抗诉。

        2006年以来,吴群共办理民行申诉案件300余件,其中抗诉案件109件,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6件,经再审,改判、调解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82件,接待申诉案件申诉人600余起。

    坚守责任到最后一刻

        去年2月的一天下午,寒风凛冽。80多岁的退休女工洪治钧走进了吴群的办公室。亲切周到的态度平复了老人的情绪,她从头说起几年来索要养老金的坎坷遭遇。吴群当即表示检察机关一定会公正办理案件。

        就在吴群全力投入此案时,2010年3月,吴群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突然腹部剧痛。4月初被确诊为原发性胃癌,扩散后肝癌、骨癌、淋巴癌并发,医生给出的“残酷结论”是:最多还能坚持6个月。但就在住院之前,吴群给老人打电话表示歉意,告诉她因病不能亲自将案件办理完毕,已把案子移交给同事。

        15次化疗,吴群在与死神抗争。弥留之际,吴群跟妻子交代了三件事:一是要帮他交上7月份的党费;二是一定不能再给单位添麻烦;三是今年不少同事家的孩子参加高考,记得要给考上大学的同事家送份心意。  

        沿着蚌埠市胜利东路南侧窄窄的水泥路往里走,偏僻的小山坡坐落着一幢老旧的两层居民楼——楼下两间房,40平方米,没有卫生间,就是吴群一家三口十几年来租住的“蜗居”。吴群,这位模范检察官,没有为自己谋取利益,却在12年检察生涯中为百姓守护了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